黑夜之中,明月之下,強大凜凜的煞氣與殺氣早已消失不見。
陸鳳秋的話在蓋聶和逍遙子的耳邊留有余音。
逍遙子眼中透露出莫名之色,心中在急速思量。
雪霽是道家祖師留下的鎮門之劍,象征著道家正朔。
如果一旦落入這青云子手中,那恐怕道家天人二宗將會有一場三百來從未有過的大變之局!
是選擇一統!還是繼續堅持人宗理念!
逍遙子的心頭在做著艱難的抉擇!
逍遙子知道,天人二宗的理念分歧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融合。
天宗認為既然生死如春秋一般自然而然,就不值得有悲有喜,道家修煉大道就應該做到“無我”,從而融入天地,做到萬物忘情,因為忘情,所以無情!
天宗的無情是在閱覽世事滄桑,明白人力難及之后的忘情。
人宗則以為人可以通過后天修真來達到抗衡、改變“天”的地步。
青云子所說,天人合一,在逍遙子看來,幾乎是不可能達成的目標!
逍遙子思緒良久,方才出聲道:“青云先生,無論天宗還是人宗都希望道家有重歸一統的那一天,但......理念之爭,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結束。”
“這三百年來,天宗和人宗誰也說服不了對方,只能用武力去爭奪這道家鎮門信物。”
“若青云先生能將天宗之人說服,這道家鎮門之劍我必雙手奉上,尊青云先生為道家信任掌門!”
“如果青云先生做不到這點,請恕我恕難從命!”
陸鳳秋早已經猜到逍遙子不會將雪霽輕易交出,這是把包袱又踢給了陸鳳秋,意思很明顯,就是讓陸鳳秋先去讓天宗臣服,認同人宗理念。
陸鳳秋卻是說道:“我道家先賢莊子曾言“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
”依照莊子的說法,天道為主,人道為臣。“
“但在我看來,天道和人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天道之下,人道應運而生!人道鼎盛,改變天道,最終成就天道,如此往復輪回,若要論個先后,自然是天道先生,人道后生。”
“但達者不論先后,誰強便以誰為主!”
“天道強!則天道為主!人道佐之!”
“人道強!則人道為主!天道輔之!”
“二者皆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恒無,欲以觀其妙;恒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我道家老祖老子在《道德經》開篇就已經說的明明白白的事情,到了你們這些庸碌之徒的手里,一個個不識真意,卻是為了天道與人道之分爭得頭破血流!”
“讓我道家分裂三百年!”
“在貧道看來,你們枉為道家弟子!”
“數典忘祖的一堆混賬東西!”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誤入歧途,亦不自知!”
“道家若是靠你們這群蠢材,早晚要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