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鳳秋嘴中再次念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
“天地,萬物之盜!”
“萬物,人之盜!”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人道則不然,損不足,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
陸鳳秋大手一探,喝道:“收!”
天書縮小,化作一道金光回到陸鳳秋手中。
陸鳳秋憑空虛立,遠眺四方,放眼看著這大明京城,只覺一股新氣象在冉冉升起。
下方的那些江湖群雄直接傻眼。
有人更是出言道:“這青云子莫非已然成仙入道?他剛才手中扔出的是什么?”
“那一物扔出去時,金光暴漲,莫非是傳說中的仙人法寶?”
陸鳳秋將天書收起的那一刻,便已經明白,大明想要成為一個強大的神朝,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自從進入這方世界,就發覺了這方世界與別的世界有些不太相同。
不同在何處?
就不同在天地之間的靈氣當中,這方世界的天地靈氣比起前面幾個世界來,最少稀薄了三成。
陸鳳秋自從進入天人合一境界以來,便對天地之間的變化十分敏感。
他的玉泉觀中,靈氣比所有的世界都要濃郁。
所以他在玉泉觀中修行,要比在外面修行速度快很多。
先前幾個世界的天地靈氣雖然比不得玉泉觀,但也還算可以接受。
但在進入這方天地之后,那種差別就一下子顯現出來了。
陸鳳秋本來還對主線任務有些疑惑,但是感受到這稀薄了三成的天地靈氣之后,便心中有了想法。
直到他再次在蓬萊島上見到了師父火龍真人。
火龍真人一番言語,雖然似乎云遮霧繞,但是陸鳳秋想要的答案,顯然火龍真人已經給了他。
這方天地,天道有缺!
不然以師弟張三豐的本事,早已經能達到破碎虛空的程度,登仙而去。
以張三豐的功力早已經代表了近乎此方天地極致的力量,無始無終,渾然無間,龐大無匹,非任何人力可以抗衡。
陸鳳秋比起張三豐有過之而無不及。
陸鳳秋在大唐世界之時,就已經達到了破碎虛空的程度。
但每一個世界的“虛空”顯然是不一樣的。
大明世界的“虛空”比起大唐的虛空并不強大多少。
但張三豐之所以不能超脫而去,便是因為天道有缺,將他束縛在了此方天地之中。
這方世界與天龍世界一脈相承。
師尊火龍真人顯然不是等閑之輩,他似乎知道很多陸鳳秋都不知道的事情。
但是他似乎在顧忌什么,不能告訴陸鳳秋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陸鳳秋心中有些猜測,畢竟玉泉觀便是由火龍真人建立,也許自己能得到玉泉觀穿梭諸天,和火龍真人也脫不了干系。
從蓬萊島出來之后,陸鳳秋便真的印證到了心中的那一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