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落在那高高的蒼穹之上,腦海中卻是想到了先生這五年來對他的諄諄教誨。
那一幕幕都在他的腦海之中閃過。
當初聽到先生讓他前往泰山封禪時,他是那般的驚訝,他可是從未想過有一日他會站在泰山之巔封禪。
沒有足夠大的功績,是不可能站到這里的,然而經過先生的指點,他今日站到了這里,他要做的還有很多,在大明的四周,還有遼闊的土地,而今大明能人輩出,終有一日大明的旗幟能插遍天下各處。
先生當時所言,至今他還歷歷在目。
“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
“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
“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禪。”
“自秦始皇一統天下,歷朝歷代又有六位皇帝封禪于泰山。”
“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此六位帝王皆封禪于泰山。”
“封泰山者無一不是有大功業的帝王。”
“而厚照你,則將是大明第一位封禪的帝王。”
“當今之天地,天道有缺,須以人道補之。”
“此世無神,只能以人為本。”
“為師有天書一卷,可助厚照開人道之路,登人皇位,建立大明神朝。”
“望厚照威加海內,立不世功勛。”
朱厚照每每回想起這番話,心中都是澎湃不已。
如果沒有先生,他絕對走不到今天這一步。
從今日過后,他便是繼商紂王帝辛之后的又一位人皇。
人皇,與天子大不同。
天子是一國之君,人皇是人族之君,海納百川,兼容并包,天下眾生皆為他的子民。
若非先生指點迷津,他根本走不到這一步,坐不到這個位置。
與兩千七百年前的帝辛不同的是,此時天地大變,天地間已然無神無仙,只有以人道為本,重開人道,建立神朝,方才能讓有缺天道補上一個缺口。
在陸鳳秋的刻意傳授之下,朱厚照早已知道,這天地之外,還另有天地。
當武道境界達到破碎虛空的層次,便有機會破碎虛空,走出這方天地。
朱厚照如今已經是先天境界,但離破碎虛空的層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在這時,文臣之中有人走了出來,手捧一卷高聲念道:“維正德十年,歲次丙子,四月丁亥朔……“
此乃祭天告文。
臺下文武大臣全部都是莊嚴肅穆。
待那人念完之后。
陸鳳秋大聲道:“吉時已到!請陛下祭天封禪!”
朱厚照上前,陸鳳秋將天書取出,放在朱厚照手中。
朱厚照將那天書攤開,取出自己的皇帝印璽,蓋在了那天書之上。
至此,天書之上的奉天承運四個大字化作一道紅光,落入了朱厚照手中的印璽之上。
朱厚照眼中透出一股十足的霸氣,將天書舉在手中,高聲呼道:”大明中興,從朕啟始!“
天空之中,風卷云動,聚氣成龍,異象生出。
……
數日之后,陸鳳秋卸任大明國師,于青天白日之下乘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