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玄奘為首的一眾僧人只見從門外踱步走進一個腳踏追云履,身著八卦法衣,手持拂塵的道人。
“好個道人,氣質不凡!”
眾僧暗中驚嘆。
唐僧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也見過不少大人物,這一看到陸鳳秋,心中更是驚訝無比。
唐僧暗道,非是佛家弟子,卻是能一言解出這一卷般若真經的真意。
這位道長定然不是等閑之輩。
只見在那一旁的弘福寺僧眾大部分皆是愣在當場,唯有剛才那出聲朝著唐僧問話的年輕僧人急忙起身朝著陸鳳秋持手施禮道:“阿彌陀佛,小僧辯機,敢問方才可是施主在為小僧解惑?”
“辯機?”
陸鳳秋聽到那年輕僧人自我介紹,不禁多看了他兩眼。
這辯機容貌俊秀英颯,氣宇不凡,倒還真是生了副好皮囊。
那邊,唐僧已經站了起來。
陸鳳秋朝著那辯機微微頷首,然后目光一眼便落在了主位之上一個濃眉大眼、地閣方圓的僧人身上。
眾僧之中有如此風范的也只能是唐三藏了,認出唐僧對于陸鳳秋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陸鳳秋看向唐僧也不說話,似乎是在打量他。
唐僧朝著陸鳳秋持手道:“阿彌陀佛!”
陸鳳秋笑道:“閣下便是唐三藏?”
唐僧道:“確是貧僧。”
“敢問真人如何稱呼?”
陸鳳秋道:“貧道青云子!”
唐僧聞言,臉上露出好奇之色。
“原來是青云子真人。“
“真人方才一言便解出這卷般若經的真意,莫非真人也于佛經有些研究?“
陸鳳秋不緊不慢的說道:“貧道的確是讀過一些佛經,一家之言,三藏法師客氣了。”
唐僧乃是真正的佛教徒,對于陸鳳秋這種有學識的人一向欽佩的很。
“真人何必自謙,真人剛剛一語見的,貧僧佩服!”
陸鳳秋在殿中一邊走一邊說道:“三藏法師不辭辛苦,遠赴十萬里之外的西天靈山大雷音寺求取大乘真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此一番功德圓滿,可喜可賀。“
唐僧聞言,倒也不覺奇怪,只是有些意外罷了。
這幾日回到長安之后,他曾在殿上與唐王說起過取經途中所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
想不到這么快,長安城里的百姓也都知道了這九九八十一難。
唐僧朝著陸鳳秋拱手道:“不知真人今日到弘福寺所為何事?”
陸鳳秋微微笑著,道:“貧道只是來看看這所謂的大乘真經有何高明之處,三藏法師辛辛苦苦將其從靈山取回東土大唐,可否能普度眾生?可否能超度亡魂?”
唐僧聞言,察覺出了陸鳳秋語氣之中的不客氣。
不單單是唐僧察覺到了陸鳳秋的不客氣,便是一旁的弘福寺僧眾也察覺到了。
唐僧面色不變,徑直說道:“真人既然能解般若真意,又豈能不知這大乘真經乃是西天靈山佛祖傳下的真經,佛祖法力無邊,心懷眾生,這真經自然是可普度眾生,可超度亡魂,與我佛有緣者,自然可以前往西天極樂凈土。”
陸鳳秋卻是說道:“那可未必。”
唐僧這些年經歷的風風雨雨多了去了,此刻直接順著陸鳳秋的話問道:“真人此言何意?”
陸鳳秋一邊走一邊說道:“依貧道之見,僅僅憑這大乘真經可無法普度眾生。”
“世間如三藏這般有慧根者少之又少。”
“你便是將這真經佛法擺在世人的面前,恐怕很多人也不會看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