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瞻部洲,長安城。
陸鳳秋在外行走,雖然不過三天而已,但是人間已經又過去一年有余。
這還是因為東華山地處人界,不在佛界和天界之中。
如今,大唐一統南瞻部洲。
唐太宗李世民再立大唐,如今他不是太宗,而是大唐天啟大帝。
雖然國號還是大唐,但是前唐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經被滅了。
李世民立志做比肩三皇五帝的人間皇者。
歷史上也沒有過李世民這般的先例。
為凡人時,做了一次皇帝。
有了法力后,又重新登極。
本來按照朝廷重臣的意思,在這個廟號上應該參照東漢漢光武帝劉秀。
畢竟二者有相似之處,當年西漢被王莽所篡,漢光武帝劉秀重新統一中土。
如今,大唐為朱溫所滅,李世民重新登極,應該號唐光武帝。
但是李世民身為大唐輝煌的締造者,當然不會接受這種稱號,于是他自稱天啟大帝。
這一日,李世民坐在勤政殿中修煉,內閣大臣李神光走了進來,給李世民遞上了折子。
李神光是李世民早就培養的得力手下,更是他李家的血脈。
如今是大唐內閣重臣。
李神光一頭白發,已經是六旬老人,但比一般的老人看起來要精神健碩的多。
李神光雖然是凡人,但也粗通修煉之法,幼時便跟隨李世民修煉,活個一百來歲不是問題。
“陛下,中土十二州的開蒙已經初見成效,但如今天下地廣人稀,中土這邊的百姓不是很愿意背井離鄉前往其他二十四州扎根。“
李神光恭敬說道。
李世民看了看折子,微微頷首,略作沉吟,然后說道:“神光,手段要溫和,十二州之內不乏流民,可以加大安置力度,吸引這些流民去其他二十四州,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各州總督的人選。”
“南瞻部洲一統兩年有余,戰時政策也該結束,各地的安撫工作不能依靠那些戰將去做,還要派文官去執掌各地民生。”
“歸根結底,還是需要人才啊,方方面面的人才。”
李神光抬手道:“陛下放心,這些年十二州國學之中培養的各種學子能獨當一面的已經不少,雖然還有些缺口,但我們再咬咬牙堅持堅持,還是可以的。“
李世民微微頷首,道:“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李神光道:“臣告退。”
大殿之中又陷入平靜之中。
李世民重新登基之后,殿中就很少讓太監侍候。
他連后宮都沒選。
他如今長生不老,不著急造小人來繼承自己的皇位。
對他好,也對后人好,以免宮闈之中起些不必要的紛爭。
李世民不勝唏噓,很多事情說起來容易,但是想要落在實處卻是有些難了。
他跟隨師尊修行三百年。
三百年的教導,讓李世民對陸鳳秋有了很多深刻的認識,他對陸鳳秋的敬意不止是來自于陸鳳秋讓他能在此方世界長生不老。
更多的是因為陸鳳秋的那些治世良策。
歷史就像一條長河,在這三百年春秋之中,大唐由盛轉衰,最終走向滅亡。
李世民反思了很多,從底層到上層如何去治理,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他受到陸鳳秋的很多影響。
陸鳳秋曾問他,如果讓他重登帝位,他會如何去改造大唐。
李世民知道問題的根子出在何處,但是一時間卻無法處理。
最后,陸鳳秋和他說了八個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