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眾生逍遙,不受束縛。
可以說是陸鳳秋的愿望,也可以說是通臂猿猴的愿望。
通臂猿猴曾經飽受束縛,苦修千年,輪回幾世,最終還要經歷愛恨別離之苦,方才能證得佛門羅漢果位。
雖然說,羅漢果位對于很多普通生靈來說,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但對于有著陸鳳秋這個本我的通臂猿猴來說。
就好像龍困淺灘,虎落平陽。
通臂猿猴是有傲氣的,桀驁之輩,方才能有更上一層樓的勇氣和闖勁。
既然成佛是委屈求全,又不順心意。
又何必去委曲求全。
世上已經有太多的不如意,不順心。
修行,修行,修的本就是一個念頭通達。
孫悟空聽到陸鳳秋話,好似心底有一根弦被觸動了,三界眾生,何曾有大逍遙。
在孫悟空尚未學得驚天地泣鬼神的法術之前,他以為只要學得長生不老的本事,就能真正的逍遙自在。
然而,事實證明,學得越多,本事越大,受到的束縛也就越多。
從前,他只是一只猴子,頂多在花果山水簾洞稱王,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也就只是花果山水簾洞而已。
后來,他變成一個有本事的猴子,練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法術。
于是,他眼前能看到的世界便不再只是花果山水簾洞。
從東海龍宮到幽冥地府,再到天庭佛界。
孫悟空從不知天高地厚,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孫悟空也曾經剛過,搞得天庭歡聲笑語,與眾仙飲酒作樂,夜夜笙歌。
他養馬也是一把好手,可惜,他最恨的是別人愚弄他,捉弄他。
他可以養馬,但前提是你得尊重我孫悟空。
曾幾何時,他可以為了這尊嚴大鬧天宮,可是經過了如來的五行大山之后,他的桀驁之氣沒有了。
只剩下了,慫慫慫。
水底下打個妖怪還得讓豬八戒和沙僧前邊探路。
若是放在從前,一根金箍棒便能攪得那河水不得安寧,又何須豬八戒和沙僧出手。
不是他孫悟空沒了以前的本事,而是心氣已失,桀驁不在。
慫的久了,自我安慰也就多了。
孫悟空不愿意重新戴上金箍,便是怕他僅存的那一點桀驁之心,也會在重新戴上金箍之后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是他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孫悟空,你想成佛嗎?”
這時,陸鳳秋朝著孫悟空問道。
孫悟空聽到陸鳳秋這句話,微微一愣,然后搖了搖頭,道:“人人都說成佛好,我以前本來是不想成佛的,但后來聽人說的多了,我便也覺得成佛也挺不錯。”
“不過,現在好像我又不想成佛了。”
陸鳳秋笑了笑,道:“我以為你會痛快的說你想成佛。”
孫悟空道:“要說徹底不想,那是在說假話,你做過彌勒佛的弟子,你覺得成佛好嗎?”
陸鳳秋道:“客觀的來說,成佛對于我來說,并不好,但我不否認,成佛對別人的好處,心之所向,即是吾鄉。”
孫悟空看向陸鳳秋,道:“原來我以為你和我一樣,但現在我發現你和我終究還是不一樣的。”
“我老孫承認你比我老孫厲害那么一丁點。”
陸鳳秋高深莫測的說道:“或許吧,你我同為猴類,習慣了不受束縛,逍遙自在,又怎么能甘愿成為佛門的護法。”
“我心中無佛。”
“你心中也無佛。”
“成佛者,應該是心甘情愿,而非用大道壓制,以勢逼人。”
孫悟空深以為然,道:“通臂猿猴,若是當年七大圣反天之時,有你在,恐怕我們也不會輸。”
“如今的玉帝說不定早已經換了人做。”
陸鳳秋聞言,笑了笑,道:“玉帝換不換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有隨時讓玉帝卷鋪蓋走人的實力。”
“你在五百多年前便已經修成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法術,可也僅僅是驚天地、泣鬼神而已。”
“若是你修成的是壓伏天地,制霸仙佛的神通,如來又怎么能鎮壓了你。”
“壓伏天地,制霸仙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