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菩提祖師交談這么久,陸鳳秋也大概明白了他的道,如果將佛釋道比作精氣神,那佛便是他的精,釋便是他的氣,道才是他的神。
精氣去了,尚能存活,但神一去,那便徹底完蛋。
菩提祖師對于如來和昊天的怨念可不是一般的大。
陸鳳秋也不好寬慰他什么。
不經他人之事,自然不能勸人大度。
陸鳳秋年輕弱小時,可能做過這樣的事,但他如今已經登圣人位,心思玲瓏剔透,八面不透風。
他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如果連這點事都參不透,恐怕也走不到這一步。
尋求大道,本就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
一個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的心態和見識,又豈能和八九十歲的老年人一樣。
更何況是活了這么久的陸鳳秋。
況且,這事要是放在陸鳳秋身上,他肯定也是要將仇怨牢牢記在心里,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越是能耐大的神通者,越不會輕易放下仇怨。
放下仇怨,意味著妥協,妥協的多了,進取爭鋒之念便越發的少了。
凡事顧頭顧尾,便會自縛手腳,最終難成大道。
不過讓陸鳳秋有些疑惑的是,菩提祖師并不像是一個心機淺薄之輩。
但今日卻是和他說了這么多,恐怕必定有他的目的。
陸鳳秋和菩提祖師又談了許久。
轉眼間,已經是三天三夜過去。
這一日,菩提祖師終于結束了和陸鳳秋談話。
臨走之時,菩提祖師又朝著陸鳳秋問道:“對了,敢問青云道友打算何時離開?”
“若是道友不著急離去的話,不如在此界多呆上一些時日,我還有許多事要和道友請教。”
陸鳳秋明白菩提祖師的意思。
陸鳳秋雖然可以是通臂猿猴,但通臂猿猴卻不可以是陸鳳秋。
陸鳳秋笑了笑,道:“道友若有事,盡管可以來找我,即便是我的本尊不在,只要道友知會一聲,我也可以很快出現。”
菩提祖師聽了,微微頷首,朝著陸鳳秋拱拱手,然后消失在了青云山。
陸鳳秋揮了揮手,將布在山頭的結界給散去。
和菩提祖師的一番交談,對陸鳳秋還是有些幫助的。
最起碼陸鳳秋知道了菩提祖師來自盤古大陸。
而且還和昊天、如來有極大的仇怨。
菩提祖師二心歸一,等他的道傷完全痊愈之后,肯定會有所動作。
陸鳳秋在思考著一些東西,在面對人族的態度上,菩提祖師和他的立場是一樣的。
將來也可以成為新神陣營之中的中流砥柱。
眼下,這一方天地的事情,算是正式告一段落。
他要做的事情也都已經做的差不多。
不過,他還是又在這方天地呆了十幾年,一來是為了更好的建設萬仙國。
二來也是為了等菩提祖師和他再度會面。
他需要深入了解菩提祖師。
只有多多接觸,關系熟稔起來,陸鳳秋才能確定要不要和菩提祖師再多談一些東西。
悠悠歲月,就在不經意間流逝。
唐僧悟得大神通之后,脫胎換骨,在和陸鳳秋又交談了數次之后,只覺愈發的受益匪淺,居然要拜陸鳳秋為上師。
這讓陸鳳秋十分詫異,這個唐僧屢次讓他出乎意料,著實很有潛質。
現在的唐僧不應該再叫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