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道:“還是不可大意啊。”
元始微微頷首,二人的談話并未讓除了他們師兄弟之外的人聽到。
通天教主在一旁只聽不說,不過他的目光卻是時不時的在陸鳳秋的身上瞟過。
這時,那邊的炎帝卻是不打算放過東王公,想要從東王公嘴里套出更多有用的話。
東王公卻是不再多嘴,他只說道:“軒轅老弟,拭目以待吧。”
炎帝一聽,知道從東王公嘴里是撬不出什么來了。
這時,他看向陸鳳秋所演化的世界,心里卻是在想著東王公所講的那句“生生造化”。
……
遠處,陸鳳秋坐在星河之中,俯瞰著自己親手演化的這一方大世界。
一萬年時間,的確做不了太多的事情。
但是,陸鳳秋從提出想要和如來比拼之時,就已經在研究如何去演化這一方世界。
以前,不論是先天神祇還是后天神祇演化世界,都會盡量的去保持變化。
這種變化是基于盤古大陸原有的歷史軌跡。
無論是小變化還是大變化,總之,核心點就在一個字,變。
自從新古之戰后,只要是演化世界的神祇,都在尋求一個變化。
想要尋找出一個規避了所有錯誤的世界。
自從陸鳳秋被太上道祖渡回盤古大陸之后,他便也在尋求這一個變字。
每到一個世界,他都希望給那個世界帶去變化,希望世界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
直到陸鳳秋在白蛇世界得到凈世白蓮,一舉成圣之后,陸鳳秋卻是開始反思,在無窮變化之中尋找一個規避所有錯誤的世界,到底是可不可行的。
這宇宙萬物之間,本來就是在不斷變化的。
多元宇宙誕生至今,不知已經破碎重生了多少文明。
但是,依舊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路。
即便是太上道祖這樣的人物,也算不出一條合適的路。
是太上道祖不夠聰明?還是太上道祖的法力不夠?
亦或者說是如同昊天這般的先天神祇,還有那一大票后天神祇都不夠聰明,不夠細致。
陸鳳秋想來想去,他隱隱約約找到了一個答案。
或許并不是太上道祖、伏羲、女媧、昊天等等這些神祇不夠聰明,不夠細致。
而是他們的方向錯了。
選擇大于努力,思路決定出路。
方向很重要。
不論是做什么事,努力的方向都很重要。
如果方向錯了,即便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得到你最終想要得到的東西。
新古之戰后,所有的神祇都在思考著宇宙未來的出路。
高熵生命和低熵生命之間的矛盾看似是不可調和的。
只要低熵生命還在源源不斷的出現,只要尋求長生不死的生命還存在,那么高熵生命和低熵生命之間的平衡就是會被打破。
這宇宙萬物間,本來就沒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事情。
得到一些東西,就必然要失去一些東西。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遁去的一。
在大寂滅到來之時,真的有遁去的“一”,但這個“一”絕對不是平衡。
在宇宙間的生靈孜孜不倦的追求長生之時,便注定要引動熵值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