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有秘密,華芯科技從東芝買了一套芯片生產線,幾乎是在下訂單的同時,消息就傳到歐美的同行,和對華芯可居還存有希望的華爾街鱷魚耳里。
他們共同的觀點就是,華芯科技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行越遠。
費力羅拿的paper,若有所思,他在想著,華芯科技想玩芯片生產,Intel是不是也可以賣兩條落后的生產線給他們,既能回籠一下資金,也可以分散一下對方的注意力。
而克拉克則是冷笑一聲,對華芯科技的騷操作,他已經見怪不怪,猛然進入兩個陌生的領域,即便是顯卡再賺錢,怕是也支撐不起。
不過這樣也好,若是華芯科技破產了,到那時候,高盛要入主華芯,需要的資本會更少,怕就怕,華芯科技會由中國官方背書,那樣就不好辦了。
最為費解的還是IBM,主動要求賣一臺1.5微米的芯片生產線給華芯科技。
王岸然看到要約傻眼了,三千萬美元,價格不到東芝的一半,不過看看參數,王岸然直罵美國佬太鬼了。
用的是七十年代末的技術,十幾年前的設備,原本設計是5微米制程,多次升級之后,勉強支持1.5微米制造,用的還是手動對準系統。
比起東芝的設備,已經落后了一大截,在升級上沒有任何空間,而且最大只支持6英寸晶片的制造,還不包括封裝設備。
IBM代表佩奇直言:“王總,IBM有三套這樣的設備,如果華芯科技一次性定購的話,IBM可以給予適當的優惠。”
王岸然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糖丸,里面包的肯定是毒藥。
經驗表明,主動送上門的肯定不是什么好東西。
可接下來的事,王岸然有點看不懂了。
“王總,IBM誠心致力于與華芯科技保持良好合作關系,我們可以繼續在工作站、內存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甚至在CPU中央處理器上,IBM可以給華芯科技提供盡可能多的幫助。”
王岸然笑道:“佩奇先生,不知道IBM在CPU研發上,提供什么樣的幫助?”
佩奇說道:“王先生,IBM可以授權華芯科技使用POWER一代的指令集,甚至部分架構!”
“只是一代?”
佩奇點點頭,說道:“POWER二代是IBM與蘋果,摩托羅拉聯合開發的,IBM不具備完整的知識產權……所以……”
王岸然知道這只是借口,即便是完整擁有知識產權,也不可能授權,誰會把吃飯的家伙隨便送人的。
在前世,Intel和AMD都曾經授權X86架構給中國的公司,那是建立在龍芯取得突破進展的時候。
授權也只是為了掐死龍芯的自主研發之路。
可IBM現在開放Power處理器技術為的哪般。
他不會認為IBM單純是好心,要知道Power一代的技術,比起Intel奔騰處理器來,整個架構也是不落后。
一個美國公司會扶持一家,跟自己存在廣泛競爭的中國公司嗎?
不用猜也可以知道!
王岸然很快就觸摸到了答案,這是來自灣灣的報告。
“臺積電測試車間,遺失一批華芯科技CPU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