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點頭,這一點很好理解,你強化一個能力,除了一些門檻特別低的技能外,沒有匹配的力量驅動如何使用?因此購買(固化)一種能力,就必然附贈相應的‘能量’(少量),同時會改造契約者的根源,得到隱性的體質。
但這種白送的體質往往不高,只是入門級別。如果繼續固化同體系的能力,你的‘資質’會不斷加強,形成傳統修真中的‘X靈根’。一旦強化同體系的血統,那就更Dio了,超級天才!
“當你進入高階斷,不斷提升優化某個單體‘固化能力’,并深層次的剖析掌控后,它們會變成一種‘本源力量’,我將其稱做‘小源’。那時候,高階契約者已經脫離‘固化能力’的制約,掌握某種體系的‘小源’,在此基礎上,衍生出更多用法……”
“我能理解,那職業欄呢?”
馮櫻在腦中整理語言,講解道:“‘小源’是有上限的,或者說本身被閹割過。你可以把它看做游戲中的‘能量條’,長度有限,與能力等級、自身的屬性相互掛鉤,相當于副引擎。而職業欄的目的,是打造出一套更加完美的‘核心動力系統’。”
“一階升二階的關鍵,就是建立職業體系。說白了,就是從你的五個能力欄中,確認一個核心作為新的根基。在未來的提升中,不斷優化構建這個‘力量體系’,吸納各種插件,進化成‘大源’。二階晉升三階的核心,就是在‘職業欄’中,構建出‘大源’,也就是一個穩定的‘力量引擎、魔力爐、金丹’之類的東西。”
白浪恍然:“能力欄的作用,除了賦予特殊的‘能力’外,還為契約者添加了對應的‘小源’潛在屬性,上限可以是五種,但都是破碎殘缺的碎片,只是一個種子。而‘職業欄’就是從中篩選一個做核心,不斷吸納素材補全碎片,生根發芽,構建更完善的‘力量體系’,想突破到三階,就必須構建穩定的‘核心能量源頭’,結出果實,也就是大源?”
“Yes,在‘大源系統’構建成功之前,小源的能量條來自兩方面,等級提升帶來的‘基礎部分’,以及契約者額外轉化分配的‘配額’。比如血統帶來的增幅,又或者用精神力、體能轉化的‘增幅’。契約者通常擁有多個小源,但精神與體能是有限,怎么分配都不夠用。職業欄的出現,將大大改善這一情況,增加戰斗續航時間,支持更強大的輸出。”
馮櫻這樣一說,白浪就瞬間明悟。
他的‘橫煉’最好養活,不需要特殊能量,純粹的體能就夠了。而‘波紋’就擁有專屬的‘能量條’,滿級贈送對應年限的功力,還可以繼續透支生命力增加,這就是‘小源’,建立在體能之上。此外‘血療’的血能說白了依舊是體能,或者生命力;而IBM粒子就是精神條……
他的體系夠簡單,基本無需轉換,供用體能與精神。但其他契約者就吊詭了,會出現魔力、原力、內力相互撕B,爭奪‘精氣神’的現象,分攤下來,每一個能力欄都可能營養不良,因此才要重點培養‘職業欄’做長子繼承家業。
但契約者財產有限,有了大兒子繼承爵位,其他的次子注定撲街,‘小源’是真的小。
馮櫻見白浪理解后,有多說了幾句:“五個能力欄如何分配沒有定數。我不是契約者,可以向你透露一些小常識,一階段很寬松,你可以選擇任何力量體系固化。但升入二階后,你若沒有‘魔力體系’的小源,卻出現在擁有魔法的世界,你會受到壓制;相反,你有真氣小源,又出現在古武世界,就能獲得額外的主場增幅。”
“你可以利用‘余燼結晶’獲得各種體系的技能,但是缺少了‘小源’,你無法使用那些能力,只是掌握知識而已。因此,有的人喜歡固化多種‘小源’,以適應絕大多數任務世界,獲得額外的主場優勢,但也有相應的缺陷,雜而不精。”
“固化同一種體系的能力越多,你在這一體系中的‘優勢’就越大。因此衍生出強化許多流派:固化多種相輔相成的能力,組合成一個體系;圍繞職業欄展開,以理想中的‘大源’做核心,固化次級小源的;也可以專門彌補自身短板缺陷的,很平庸,但沒有缺陷;可以拋開力量體系,專門強化突出特長,或者某種屬性的,你就是‘體能類’怪物;還有無視根基,專門挑選特殊能力固化的;也可以嘗試雙核心;或者讓能力欄與職業欄徹底脫離開,各玩各的……”
“像你這種,如果連續固化3個以上,專門強化’體能‘或者’精神、敏捷、力量‘的,就屬于這個屬性的特長者了。3能力欄只是起點,也有5個能力欄都強化一種的……”
白浪一邊吸收,一邊提問:“那三階的內容呢?”
“優化你的力量體系咯……具體我也不清楚,我還是個孩子!又不是契約者。我吃完了,你去買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