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芙芙就不同了,熟悉人體微觀結構,做精密手術如吃飯喝水一般平常,反而小學六年級習題冊更有難道。
0.3毫米的縫合,并不是用0.3毫米的針線去縫東西。而是將一根直徑約0.3毫米的神經切斷后,能將內部的神經束膜、外膜依次對應,用更加細的針線,在顯微鏡下,沿著外緣周長精密縫合。
若把神經想象成一根被切斷的0.3mm電線,小芙芙能將內部斷裂的銅絲拼湊對接后,將包裹它們的膠皮對齊,沿外援縫好,而且這還是一根擁有多股線的復雜神經。
隨著能力欄【外科神經手術】的等級提升,她終將做到將斷裂后神經束包裹的每一根神經,都精準無錯的對接起來,完美縫合,就像沒斷過一樣。再往后,就是細胞級的精密修復了。
十分鐘后,莎爾芙完成自己工作,將栗霰串丸破損的脊椎神經、血管等結構統統修復完畢后,白大夫再次登場。
浪取出那個存放著碎裂骨頭渣子的盒子,手掌顫抖著,將染血碎骨均勻抖落在患者后頸傷口處。如同搗亂般,讓亂七八糟的碎骨碴子鋪滿修復后的神經表面,刺激著栗霰串丸不斷做非條件反射。
小芙芙看的有趣,也伸出手指撥動栗霰串丸的脊髓,接著又是一陣絕望的抽搐。
無聲旁觀的塔不由揉了揉眼睛,這古怪的氛圍,就好像在陽光明媚的周六上午,父愛如山的白浪騎著單車載著自家閨女來到野外小河邊,手把手一起捕捉青蛙,做‘脊蛙反射’的親子科學實驗。
現場充滿了快活、科學與家庭溫馨的求知氣氛。但她只想吼一句:‘你們還能不能好了?!’
砰!
抖落完所有碎骨,白浪忽然抄起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翻轉一面,重重砸在栗霰串丸的背脊上。砸的他身軀反曲,倒著弓成一個C字。
下一秒,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麻醉扳手的‘正骨詛咒’爆發,讓他全身所有錯位的骨骼關節統統回正,包括被白浪捏碎的頸椎骨渣也不例外。
原本破碎不堪,被胡亂抖落鋪平的碎骨們,就像被摔碎一地的玻璃片,突然倒著飛起,在半空中重組,破鏡重圓并將灑落的水跡重新包裹回瓶中,最終落后高臺上,恢復被打翻前的水瓶結構。
那些骨渣也倒播般在‘正骨詛咒’加持下,將小芙芙修復后的神經脊髓保護起來,恢復成布滿裂紋的立體脊椎結構。曾被白浪捏碎的‘指印’,也一點點凸起、修復。
只不過‘正骨’雖強,但僅僅是拼合的模型狀態,布滿了裂紋,看上去脆弱不堪。就像由拼圖構成的畫卷,看似與原畫無疑,但一碰就碎,并非渾然一體。
解決這個問題也簡單,白浪掏出一支試管現場調配。他加入了強力502、膠水樹脂,還有洋蔥,然后一滴一滴的滴落,滲透進骨骼裂縫中。隨著洋蔥的揮發,將骨節牢牢粘合住。
當他完成這至關重要的一步,小芙芙繼續補位,縫合傷口,煥然一新。
冷眼觀看的塔,全程懵B臉,這就是現代流行醫學嗎?
為何充滿工業美感?
(白浪默默擦拭著自己【物理學惡魔巫醫】的稱號,這可是深藍稱號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