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嘛,顏一彬可寫不出這樣的歌。”
“……”
看吧,作曲系第一天才已經變成李寒那小子了。
一群輕易就選擇了相信的學弟學妹們,讓顏一彬抓狂了。
簡直愚蠢!
僅僅只是靠運氣,李寒不僅成為了眾學弟學妹們眼中的作曲系第一天才,還擁有了比他更大的名氣。
這是顏一彬絕對無法接受的。
他才是真正的音樂天才,擁有名氣的應該是他,而不是李寒。
他必須要讓學弟學妹們,以及外界知道事情的真相,知道《白狐與書生》不可能是李寒一個人所作。
至少也要讓這件事情引發爭議,讓外界對《狐仙劫》劇組的說詞產生懷疑。
他聯系上學校里其余那些同樣嫉妒和不爽的人,在網絡上揭發真相。
“李寒是《白狐與書生》的作者?這怎么可能?我是李寒的同學,他的作曲能力只能說一般,不可能是這首歌的作者。不要說他低調,刻意藏拙,那是不可能的,他根本就沒必要藏拙。”
“李寒或許的確參與了《白狐與書生》的創作,但所起到的作用一定極為有限。怎么可以說《白狐與書生》是他的作品?”
“南溪音樂學院作曲系的第一天才是顏一彬,這是整個學校公認的。著名歌手余千華演唱的那首《昨天》,便是顏一彬的作品。”
“我也是李寒的同學,關系也算不錯。但我想說的是,《白狐與書生》肯定不是他的作品,至少不可能是他一個人創作的作品。大家不要在捧殺李寒了。”
“《白狐與書生》應該是一個團隊的作品,把它放在一個剛畢業的學生身上,這不合適吧?”
“這一切都是《狐仙劫》劇組在炒作。”
“……”
這些聲音本來不大,也沒有引起什么反應。
但有娛樂媒體注意到了這些聲音,這讓他們再次變得興奮。
出現質疑了?李寒的同學紛紛質疑?
好!好啊!實在是太好了!
《白狐與書生》到底是不是李寒的作品?媒體們并不關心,也不在意。
他們關心和在意的,是事件的熱度以及爆點。
現在,爆點又來了。
“剛畢業的音樂天才引發質疑:《白狐與書生》被指并非李寒所作!”
“《白狐與書生》是一個團隊的作品?李寒僅僅只是參與其中?”
“李寒同學:李寒的作曲能力非常一般,絕對作不出《白狐與書生》這樣的作品!”
“天才還沒有升起就將隕落?李寒被質疑并非《白狐與書生》的作者!”
“……”
經過媒體們這樣一報道,顏一彬等人的聲音,終于有了足夠的曝光度。
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些學弟學妹們也看到了。
不相信,相信,懷疑,猜測,爭議等等聲音,就這樣自然而言的產生。
還是南溪音樂學院的校內論壇。
“學長們都在質疑,難道《白狐與書生》真不是李寒所作?我就說嘛,平時根本都沒有聽過名字的人,怎么可能突然之間就變成音樂天才了。原來是炒作!”
“也不一定吧。萬一是學長們因為羨慕與嫉妒,故意抹黑李寒呢?”
“但我們平時的確沒有聽過‘李寒’這個名字,這是事實。而李寒整整四年都始終藏拙的可能性,也的確很小。”
“這么說來,作曲系的第一天才還是顏一彬了?”
“應該吧。我現在都不知道應該相信哪種說法了?”
“唉!這種事情總是真真假假,讓人都不知道該相信誰了?煩!”
“……”
……
很抱歉,這一章更晚了。
主要是因為這一章反反復復修改了幾次,才終于改得滿意。
抱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