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見了,也趕緊給陸長鳴、黃堅、王昌等人問好。
陸長鳴、黃堅、王昌等人回禮,說些“客氣了”之類的話后,便迫不及待的看向李寒剛剛寫成的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看到第一句之后,幾人就已經感到了驚喜。
就是這種感覺,這就是只看一眼,便能夠讓人感到驚艷的詩。
這種可遇不可求的詩,今天果然讓他們遇到了。
旁邊的荷塘左側,有一小池,小池的里側有一泉眼。
泉眼里有一股細小的泉水,正涓涓流出,那是小池的泉源。
李寒的這一首詩,明顯就是在寫荷塘左側的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一股涓涓細流的泉水,沒有一絲聲響,可見泉水流得很細、很小。
泉水之所以流得這么細、這么小,自然是因為泉眼很小。
但李寒用一個“惜”字,卻將泉水流得這么細、這么小的原因,說成了是泉眼很愛惜泉水,舍不得泉水流走。
所以才讓泉水流得這么細,這么小。
整句詩立刻變得生動起來,變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
當真是妙不可言!讓人驚艷!
陸長鳴、黃堅、王昌等人喜不自禁,感慨連連。
而接下來的一句“樹陰照水愛晴柔”,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樹陰在晴朗柔和的風光里,遮住水面。這本也是極平常的自然之事。
但一個“愛”字,卻讓這一自然之事,變為了是樹陰在用它的陰涼遮住小池,以免水分蒸發而干涸,它在愛護小池。
無情瞬間化為了有情。
一個“惜”字,一個“愛”字,實在是讓人忍不住的就要贊嘆出聲。
而最后兩句依然絕妙。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荷才把它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就發現早有一只蜻蜓已經立在了它的上面。
這只蜻蜓似乎是要捷足先登,領略這荷塘風光。
小荷與蜻蜓,一個‘才露’,一個‘早有’,妙趣盎然。
按理來說,小荷既然“才露”尖尖角,是不應該“早有”蜻蜓立在上頭的。
但這一個看似不合理的“早有”,卻將蜻蜓想要領略荷塘風光的迫不及待,體現得淋漓盡致。
妙不可言!
陸長鳴、黃堅、王昌幾人贊不絕口!
李寒聽后則連聲謙虛。
這個時候,后面圍上來的人也都知道了,的確是李寒寫出了一首讓人驚艷的詩。
只是,他們現在看不到詩,人群里面有人將詩念出聲,又聽得不是太真切,只是依稀能夠聽到一些,這讓他們很是有些心癢難耐。
有人喊道:“里面的朋友,讓我們也進來看看呀!”
陸長鳴聽到了喊聲,哈哈一笑,對身邊一個認識的人說道:“小劉,你去把這首詩舉高一些,讓后面的朋友都能夠看到。”
叫做小劉的人連忙答應一聲,拿起案桌上寫詩的宣紙,舉過頭頂。
這下子后面的人也都能夠看到了。
大家都是懂詩的人,自己寫不出讓人驚艷的詩,但鑒賞能力都是不差,這一看之下,也不禁極是驚喜。
果然是一首讓人一看之下,就能夠感到驚艷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