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是一個心思異常活絡的小子,被他這么一用,這一幕毫無疑問又成為了經典畫面。
讓人實在是不得不佩服。
還有,李寒上次所畫的《小雞吃米圖》畫稿,現在正在黃堅的手上。
本來,黃堅當時和李寒互換畫稿,只是因為覺得有趣。
現在這部電影一出,那份手稿怕是就有了一種頗為特殊的意義,這倒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電影繼續。
寧王來到華府,想要找華太師的麻煩,讓跟著一起來的,號稱“對王之王”的對穿腸出對,讓華太師對。
如果華太師對不出來,寧王就要找華太師的麻煩。
對穿腸出對,“一鄉二里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子,十分大膽!”
對聯?
影廳里對對聯感興趣的人不少,這個時候,全都有了非常高的興致。
詩詞對聯,自古以來都不分家。
這個世界喜歡古詩詞的人非常多,喜歡對聯的人,自然也就非常多了。
各大影廳里,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對對聯感興趣。
王昌、黃堅、杜如淳等人自然也不例外,他們喜歡對聯,同時也善對聯,算是對聯高手。
電影里對穿腸出的這副對聯,大家之前都沒有見過。
那么,很明顯,這是李寒原創的對聯了。
原創對聯,這就有意思了。
電影里,華太師明顯對不出下聯,“這...這...這...”這了半天,也這不出話來。
影廳里,包括王昌、黃堅、杜如淳在內的,所有喜歡的對聯的人,這個時候全都在思考下聯。
華太師對不出,那么,他們就來對一對。
只是,這副上聯頗有些難度,大部分人想了一陣之后,都沒有什么頭緒。
即便是王昌、黃堅、杜如淳這樣的對聯高手,也僅僅只是有了初步的頭緒。
他們沒有時間再繼續思考了。
因為,電影里唐伯虎出場了。
大家都知道,唐伯虎這是來裝逼了。
事實當然如此。
“讓我來試試。”一身書童打扮的唐伯虎出場。
“十室九貧,湊得八兩七錢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影廳里,所有喜歡的對聯的人,眼睛都是一亮,這下聯對得好啊!
唐伯虎果然牛叉,不僅畫畫得好,這對聯水平也相當高嘛。
當然,拋開電影畫面的話,就是李寒這下聯對得好了。
一副原創的,堪稱頗為絕妙的對聯。
難道,李寒在對聯一道上也有所涉獵,且有著一定的水平?
影廳里喜歡對聯的人,都不禁在心里這樣想。尤其是王昌、黃堅、杜如淳等人。
搞不好那小子真的很善對聯,下次倒要找個機會見識一下。
影廳里,那些對對聯沒有多少興趣的人,這個時候也同樣眼睛大亮。
因為唐伯虎這個逼裝得實在是好,讓人看了很爽,也很解氣。
寧王和對穿腸,這一次怕是踢到鐵板上了。
接下來,對聯還有嗎?
無論是喜歡對聯的觀眾,還是對對聯沒有多大興趣的觀眾,都盼望著下面還有對聯。
既能夠欣賞到更多的李寒原創對聯,又能好好的看唐伯虎再裝逼,實在是相當的舒爽。
而大家并沒有失望,對聯真的還有。
對穿腸自然不愿意輸給一個小小書童,繼續出對。
“圖畫里,龍不吟虎不嘯,小小書童可笑可笑。”
唐伯虎不假思索的對出,“棋盤里,車無輪馬無韁,叫聲將軍提防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