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們還真等來了后續發展。
因為“白猿授劍”的熱度很高。所以,岑學庚的相關說法,很快就在網絡上流傳開了。
首先看到的,是一種武俠作家,和無數的武俠迷們。
看到之后,大家全都傻眼了。
最先傻眼的,還并不是具體的相關說法。
而是——岑學庚竟然也看了李寒的《越女劍》。
什么情況啊這是?
岑學庚可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是大佬級別的人物,也看李寒的武俠?
不僅看了,還夸贊說的確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
李寒的《越女劍》有那么牛批嗎?
然后,才是最傻眼的。
臥槽!不是吧?
“白猿授劍”的設定,竟然不是李寒自己瞎想出來的,而是有歷史文獻記載的。
原來,白猿代表的是傳說中善于使劍之人,是仙家。
這讓所有人意外、驚訝!
《吳越春秋》?有很多人大概是知道有這么一部歷史文獻的,但卻沒有人知道里面還有這樣的記載。
包括那些以王蕭生為代表的武俠名家們都不知道。
這當然也很正常,他們又不是研究歷史的,寫武俠也不需要去研究歷史,自然不會去看什么《吳越春秋》了。
而這一個知識點又很偏僻,幾乎沒什么人知道,網絡上自然也沒有相關的知識點流傳。
所以,在網絡上也無法被動了解到這些。
所以,這一次大家全都“栽”了。都認為李寒之所以這樣設定,是因為他同時還是一名童話作家。然后不自覺的也好,覺得有趣、好玩也罷,反正就是把童話的設定,用到了武俠上。
而結果,真正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既然是來源于歷史文獻,現在又還有誰敢說不靠譜,有些扯?
那不過是自己孤陋寡聞罷了。
還有,既然白猿代表的是傳說中善于使劍之人,是仙家。
那么,主人公阿青所學的劍法,就是仙家劍法了。
怪不得劍法那么高。越國的戰士們僅僅只學到一點點影子,就無敵于天下了。
之前大家還覺得,李寒把阿青的劍法寫得太夸張了。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再怎么厲害,也不可能那么夸張吧?
現在才知道,人家學的是仙劍劍法。既然是仙家劍法,那就十分正常了。
這樣一來,這個大家之前覺得設定也有些問題的地方,也合情合理了。
原來,大家之前之所以會覺得不合理,不過是自己孤陋寡聞罷了。
所有人都無奈感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