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相當的奇妙!
而這首詩果然還沒有結束,李寒繼續寫道: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李寒所寫的這首詩叫做《白頭吟》,正是前世與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一起流傳下來的詩。
相傳,這首詩的確是卓文君所作。
不過,存在著爭議。也有人認為這首詩并非卓文君所作,而是出自他人之手。
但不管怎樣,這首詩都與卓文君和司馬相如之間的愛情故事一起流傳,至少是在這個愛情故事里,它就是出自卓文君之手。
現在,李寒將它寫了出來。
等李寒將整首詩寫完之后,景文博、蘇雨情、秦小月三人那種,感覺這首詩自古以來就存在,它是流傳了上千年的時間而來的那種感覺,變得更加的強烈。
甚至他們還能夠感受到一種錯覺,那就是首詩真的是出自卓文君之手,真的是歷史上的那個奇女子,在面對自己丈夫的背叛時,寫出的一首詩。
聽說你有了二心,那我就此來與你決裂。當初我既然能夠毅然離家隨你遠去,那今天我就不會像一般女孩那樣凄凄啼哭。
我希望能找到一個心心相印的人,相伴到老永不分離。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釣竿那樣輕細柔長,魚兒那樣活波可愛。
男子應當重情重義,失去了真誠的愛情,是任何錢財珍寶都無法補償的。
越讀,這首詩就是出自卓文君之手的感覺,就越強烈。
景文博、蘇雨情、秦小月三人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但這種感覺又的確頗為真實。
這的確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
李寒卻是知道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因為這首詩,本來就是故事中卓文君所寫的原版詩,只不過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傳了罷了。
既然本就是原版詩,那么給人這種玄之又玄的奇妙感覺,似乎也是可也理解的。
景文博越來越興奮和激動,他竟然真的看到了這樣的一首詩。
在確定要拍攝這部《鳳求凰》之后,他無數次的考慮過,是不是要用一首詩,去當作卓文君所寫的詩?
但最終還是無奈放棄,不得不將詩換成一封普通的書信。
而他邀請李寒過來,本來真的只是純粹想請李寒喝杯水酒,順便拉近一些關系。卻沒有想到,李寒會給他這樣一個驚喜。
既然這首詩能夠給他們一種這樣的感覺,那應該也能夠給觀眾們這樣一種感覺吧?
那么,他現在就已經能夠想象,當電影播放到那一段情節時,卓文君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之下,一字一句的寫出這一首詩時,觀眾們該是怎樣的驚喜和興奮?
到時候,這一首詩很有可能會真的被觀眾們認為,它就是那一首不知道是在歷史上哪一個時候失傳了的詩,也就是那一首卓文君寫給司馬相如的決裂詩。
如此一來的話,他所拍攝的這一部《鳳求凰》電影的意義,只怕會非常的重大,口碑絕對會非常的好。
而現在的電影口碑一旦好了,票房絕對不會低。
既會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票房又不低,那這一部電影……
景文博越想越是激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