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開始了,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來?希望來的人越多越好。”
“聽說文化局之所以舉辦這樣一場交流會,是為了打出滕王閣的名氣。滕王閣歷史悠久、氣勢雄偉,卻只在我們本地出名,的確是一件讓人非常遺憾的事情。”
“滕王閣差不多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又如此雄偉,的確有資格成為一座名樓。依我說啊,文化局早就該想辦法推銷推銷滕王閣了。”
“話雖如此,但說實在的很難。要知道不管滕王閣歷史如何悠久,氣勢如何雄偉,它終究也只是一座閣樓,再沒有了其它。它不像那些名山大川,也不像塘州西湖,可以吸引人去旅游。想要打出滕王閣的名氣,難!”
“的確很難。我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歷史比滕王閣更加悠久的閣樓高塔并不在少數,但出名的又有幾座?相對而言,就雷峰塔出名一些吧。那都還是因為西湖的原因。不然,雷峰塔怕也只會是一座普通古塔。”
“文化局和旅游局其實早就在想辦法了,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還不夠明顯,希望這一次的古文化交流會,能夠有一個不錯的效果吧。”
“希望吧。”
聽到周圍人的議論,蘇雨情道:“原來舉辦方還有這樣的目的。不過,這滕王閣看起來,倒的確有資格變得更加出名。”
秦小月說道:“可是正如他們說的那樣,恐怕很難啊。不管怎樣,這里除了滕王閣本身之外,再沒有其它有吸引力的地方了。只是一座閣樓,太單調了一點。最多也就是毗鄰贛江這一點,可以作為一個噱頭,好好宣傳一下。”
李寒道:“這個東西說難很難,但要說簡單,也有可能會非常簡單。也許只需要一首詩,又或是一個典故、一首歌之類的,就可以讓其名揚四海。說到底,滕王閣需要的只是一個機緣。機緣到了,也許就能夠名傳天下了。”
蘇雨情道:“話是這樣說沒有錯。理論上來說,很多地方只要機緣到了,都可以打出自己的名氣。可這往往才是最難的。想要通過一首詩就讓其名傳天下,那必須得是多經典的詩才行?那樣的詩可遇不可求。”
李寒笑道:“后天不就是古文化交流會了嗎?到時候肯定有人現場寫詩。也許就能夠誕生一首足夠有分量的詩呢?”
秦小月嘻嘻道:“那你也會寫一首嗎?沒準你寫一首,就讓滕王閣名揚天下了呢?到時候你可就是洪州文化局的座上賓了。”
李寒哈哈一笑,說道:“我也就是說說而已。正如雨情說的那樣,那樣的詩難,難啊!”
秦小月聽后,嘀咕了一句什么,然后又說道:“走吧,走吧,我們登上頂層去看一看。感覺應該會很不錯。”
“走吧。”李寒、蘇雨情二人同時說道。
……
就在三人離開后不久,又有幾個人沿著贛江邊畔,慢慢走到了滕王閣前。
其中一人說道:“滕王閣坐落在這贛江邊畔,也算是一種得天獨厚的條件了。自古以來,不少文人騷客都在這里留下了足跡。后天的古文化交流會,也算是一次追尋古代文人留下的足跡吧。”
另外一人又說得:“長青兄說的不錯。既然是追尋古代文人留下的足跡,長青兄應該在此留詩一首,也讓我們開開眼界啊!”
先前那人說道:“我當然也想了,可惜沒有好詞。這事情還得古意兄來。”
另一人道:“長青兄謙虛,謙虛了啊!”
這幾人李寒都認識,正是著名的大詩人柳長青、古意等人。他們受邀作為特邀嘉賓,前來參加這一次的古文化交流會。
而這一次的特邀嘉賓,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不少文化領域名流。
洪州文化局為了這一次交流會,是下了大力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