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邊畔。
李寒、蘇雨情、秦小月,還有柳長青、古意等大詩人,以及現場其余不少的人,也都在這里。
他們也看到了遠處的落霞美景。
柳長青說道:“此情此景,讓人真想用詩句將其描述出來,只可惜暫無佳句,讓人好生苦惱。”
古意說道:“長青兄說的不錯。此情此景如果不用詩句將其描述出來,確實是一件讓人遺憾的事情。可惜我現在也沒有佳句。”
其余幾位大詩人也無奈搖頭,表示他們也沒有佳句。
柳長青道:“眼前美景道不出,這是一件讓人苦惱的事情。”
古意看了看李寒,哈哈一笑,說道:“大家不必遺憾。因為有李寒老弟在此,想必李寒老弟現在已有佳句了。”
聽古意這樣一說,同樣在這里的梁博升、劉洪章等人眼前大亮,古意這話實在是太合他們心意了。
他們就期待李寒能夠留下一首詩,而且最好還是與滕王閣有關的詩。
莫非有希望了?
梁博升、劉洪章等人極為期待,甚至還稍微有了一點緊張。
周圍其余的活動參與者,自然也同樣極為的期待。李寒今天已經留下了對聯、書法、繪畫等作品,卻唯獨沒有留下一首詩。
如果在今天的最后能夠留下一首詩,那將是非常完美和美妙的事情。
李寒笑道:“在幾位大詩人面前,我不敢寫詩造詞啊。”
柳長青道:“我們不過只是比李寒老弟多些資歷罷了。李寒老弟莫要再謙虛了,趕緊將佳句寫出,莫要辜負了這落霞美景啊!”
李寒點頭道:“也好,那我就斗膽寫上幾句,請幾位大詩人、梁先生,以及在場的諸位指正。”
李寒并沒有拒絕,因為他本來就是有寫一首詩的打算的。
當然,說是一首詩或許并是太準確。確切的說應該是一篇駢文。
但駢文其實也是詩句,而且還更講究對仗的工整和聲律的鏗鏘,說是一首詩也沒毛病。
李寒要寫的便是前世初唐著名詩人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而前世的滕王閣,正是因為王勃的這篇《滕王閣序》才名揚天下的。
現在,李寒既然已經來到了滕王閣,那就為其做點什么吧。寫出《滕王閣序》,幫其揚名天下,這樣也就不枉他來這里走一趟了。
當然,李寒會適當的刪減一些。
因為前世王勃在《滕王閣序》里,寫了一些自己的遭遇與抱負,還有懷才不遇的憤懣心情。這些李寒就不需要寫出來了。
現場所有人聽李寒如此一說之后,無不驚喜不已,又尤其是梁博升、劉洪章等人。
柳長青哈哈笑道:“早就想現場領略李寒老弟現場寫詩的風采了,今天總算是等到機會了。”
古意和另外幾位大詩人,也表達了相同的意思。
梁博升也笑道:“能夠在這落霞時分的贛江邊畔,欣賞李寒先生現場寫詩,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讓人極為期待。”
李寒連連謙虛幾句。
而這個時候,李寒將要寫詩的消息,正以及極快的速度傳向整個現場。
天色將晚,有一些人已經打算離開了。
“我說前面那幾位,你們這是打算要走了嗎?走啥啊,走了后悔一輩子。”
“為什么?”
“因為李寒先生要寫詩了。”
“臥槽!真的假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