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武俠也是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
他們之前認為不能,只是因為他們寫不出足夠優秀的武俠罷了。
他們興奮而又期待著,《射雕》能夠提升武俠的地位。
現在,《射雕》真的做到了。
有不少大佬級別的人物,都公開對《射雕》進行了評價。
而且,基本上都是正面積極的評價。
比如,著名文學評論家洛天遠,就曾公開表示,“這段時間總在聽說,武俠誕生了一部巔峰之作《射雕英雄傳》。好奇之下,找來讀了。的確給人一種驚艷的感覺,確實可以說是武俠的巔峰之作。這部作品,很有可能會改變人們對于武俠的傳統印象。是一部值得一讀的作品。”
再比如經典文學獎獲得者劉光海,在今天《射雕》完結之后,公開表示,“李寒在今天《射雕》的最后一章里,對于整部作品的主題和思想,進行了升華。
郭靖的兩處話語,表明了他有一顆舍身取義的英雄之心。只是可惜故事到這里已經結束,郭靖舍身取義的俠義形象,還沒有被完全塑造出來。
不過,李寒已經明顯對這部作品,甚至是對整個武俠進行了升華。武功高強的江湖人士,也應該有一客保家衛國的熱忱之心。這是非常難得的。”
著名歷史學家岑學庚,更是多次表示了對《射雕》的喜愛和贊嘆。
今天《射雕》完結,岑學庚又公開說道:“郭靖先是給楊康之子取名楊過,子改之。希望楊過長大之后,能夠多行仁義之事。
然后又對黃蓉說,‘咱倆雖人微力薄,卻也要盡心竭力,為國御侮。縱然捐軀沙場,也不枉了父母師長教養一場。’
再然后又對成吉思汗說,‘自來英雄而為當世欽仰、后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
可見,郭靖已經不僅僅只是一位江湖中人,他的心里更重要的,已經是家國天下。
這是一種境界的升華。
這種升華在武俠里是頭一次出現。以往的武俠都是江湖上的打打殺殺,爾虞我詐。今天你殺我,明天有人為我報仇。這樣寫當然沒有問題,但層次不高。
現在《射雕》通過郭靖之口,將武俠提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然后,郭靖、黃蓉二人在南歸途中。看到的是,骷髏白骨散處長草之間。心里憂心匆匆的是,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
兩個人看到不再是江湖恩怨,而的是民間疾苦。心里想的也不再是報仇雪恨,而是世人苦難方深,何日方得太平?
這才是真正的江湖俠士。武俠再上升一個層次。
同時,這又是武俠作者對于武俠的創作思想,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當然,確切的說,就是這部作品的作者李寒。
他筆下的武俠,已不再只是江湖上的打打殺殺。
這種創作思想,我認為是非常積極的,可以影響更多的武俠作者。
總之,我認為《射雕》這部作品,將武俠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然后,還有不少大佬也同樣公開進行了評價。
基本上都是對《射雕》的肯定,表明《射雕》的出現,讓他們對武俠的印象大為改觀。
雖然這還并不代表,大佬們已經承認武俠有資格被稱之為文學了。
但至少代表,大佬們對于武俠的印象,有了非常大的改觀。
要知道,在以前,大佬們是絕對不可能公開對一部武俠,進行如此正面積極的評價的。
這也絕對表明,《射雕》真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武俠的影響力和地位。
武俠作者們對此,自然是興奮、激動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