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扭頭看去,黑山烈焰熊熊,炙火沖宵,李漁便將小倩收入坎水境中這才離去。
一路縱馬騎行,數曰之后就逐漸進入中原腹地,所見滿目瘡痍,一路行來雖也遇到些許波折,馬匪官患但也都是凡人之劫,被李漁從容化解,只是所見悲苦,倒也讓李漁道心越加堅韌。
雖然他還在煉虛合道初步境界,但是煉虛合道一旦大成便要劫數臨頭,這次劫數不是天地間有雷劈你,卻是心火為劫,乃是后天真氣完全轉換先天,神通種子蛻變為神通不滅靈光時,便有心火從內燒起,危險無比,過得去自然是仙凡之別,過不去便是真氣逆走,心火焚燒,直到把整個人燒的干干凈凈,身死道消,魂飛魄散,半分不留。
修行路上三災六劫,第一劫便是化形天雷劫,退去原身,化為道體,凝聚神通種子,這第二劫便是脫凡心火劫,考驗的卻是道心,種子發芽化成神通不滅靈光。
故而煉虛合道這一境界的修士,雖要消耗水磨工夫,慢慢打熬真氣,雖耗時日久但同時也是打熬道心,畢竟若道心不穩,一旦后天真氣完全轉化先天心火劫來臨,那非但不是仙凡蛻變,反是生死劫難。
故而許多沒有把握的修士,甘愿在煉虛合道境界停滯多年,也要求個穩健,只是這些退而求其次之輩,失了修士爭天地一絲生機勇猛過進之心,便是再打熬多少年也是無用,即便僥幸過了這一關,修行路上還有其他躲不開的劫難。
不過想要渡過真氣轉換的心火劫,除了硬挨之外,也可以用丹藥法寶脫劫,畢竟能入修行者皆是驚才絕艷,福緣深厚之輩,這許多輩傳承下來,前仆后繼,也不知想出了多少避免劫難的法子。
只是不拘脫劫的神通法寶,還是化解劫火的丹藥都極難求得,便如道門護法神通的三十六天罡神通,七十二地煞神通,便是兩道能躲避三災六劫的神通,只是這兩道神通極是珍惜,乃是真真的道門嫡傳,便是道門真傳弟子學全的也沒幾個,李漁自然是一個沒有。
乾坤衍化陣術在有法訣為參考時,可以將之推演完善,若是一無所有,想要憑空推演出一門法訣來,那是沒有可能之事,李漁也尋思過這條路子,但是卻無從著手,雖有乾坤衍化陣術在手,但連運轉的根基也無,推演脫劫法門之事,根本無從談起。
只是躲避劫難的神通法寶李漁沒有,但丹藥他手中卻有,煉丹大要之所以珍貴,便是內里幾乎包羅了金仙之前所有能夠煉血,淬體,煉神,脫劫的丹藥,如那太白混元丹便有轉換先天,穩固心神之效,煉出一顆來對煉虛合道境界的修士便有極大用處,也因如此,李漁若想突破,便非要尋得太白參煉制丹藥不成。
倒是他那道金烏分身已經是天仙的境界,修煉起來沒有三災六劫的阻礙,只要功夫到了,便能水到渠成,成長起來倒是頗為快速。
李漁一路南行,未用半點神通法術,初時只是為了躲避中原道門,但后來便成了淬煉道心之旅,索性便也舍了馬匹,神通法寶盡數不用,只是隨著逃難人流徒步而行,有吃的便吃,路邊倒頭就睡,穿的如何也是不甚在乎,每曰里除了修煉,其他全不操心。
一路下來,也是道袍破爛,滿身污漬,只是雙眼卻似有星辰,越發的神光奕奕,倒是小倩入了坎水境中,一副天真自然倒是頗得岑青喜愛,她修行勤勉,又有岑青這尊天仙時長指點,一路修行倒是進境甚快。
一路南行走,越是接近中原腹地,越是一副歌舞升平的虛榮景象,李漁此時做邋遢道人打扮,雖天上時有遁光急促飛過,但他以仙人盜神通閉了氣息,一路上倒也是暢行無阻,只是穿走郡縣所見均同,李漁心中不由嘆道“朱門酒肉臭,路有餓死骨,大劫將至,這里卻是醉生夢死,尤不自知,這中原腹地的虛假繁榮也不知還能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