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怎么感覺這描述有點奇怪呢?
然后,依舊沒開電腦,而是把放在電腦桌一角,已經有點落灰的一本書拿了過來。
吹掉灰,書封面上的字也露了出來。
呃,好吧,這其實有點夸張了,灰沒那么多,不吹灰也能看到——兒戲殺人。
《兒戲殺人》是一部中篇,字數并不算太多,也沒有單獨編輯成書出版,而是發表在了98年第9期的《公安月刊》上,作者是陳鐵君。
而管琥給張步凡的這本并不是什么《公安月刊》,而是他自己打印出來的單獨一本,因為字數不多,所以也不怎么厚。
張步凡翻開書,第一段文字居然是以第一人稱來寫的。
“這個案件是邊沿對我講的。他是我居住轄區的公安分局刑警。他在對我講述這一案件之前,先說了一句類似愛長白的話——不要以為奇異的故事只能發生在戲劇里。”
“實際情況是,不管我們的現實生活多么的平庸而沉悶,但是它缺少的從來也不是戲劇性。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只能說明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太遲鈍太粗淺。他的這番話使得整個敘述在開頭時候便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就這一段話,才百來字而已,卻是立刻的抓住了張步凡的眼球。
他幾乎是下意識的就往下看了下去。
這是一個由一顆人頭引起的故事,一個房東發現自己的租客居然在用大鍋煮一顆人頭,立刻報了警,警察抓住了那個租客,審訊得知,他也是從別人那里買來的人頭,煮了當然也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能夠更快的把人頭上的肉和骨頭分離開,好放入他的“藝術作品”當中。
案件繼續查著,一路審訊之下,警方終于找到了那顆人頭的來源,不是來自活人,而是來自于一個死人,已經蓋棺下葬的死人。
為了能夠更精準的確定人頭來源,警察把那個已經下葬的死人軀體也帶回了警局查驗,沒成想,又驗出一個詭異的事情來,這個死因寫著死于重病的人,實際上身體完好,完全沒有任何病癥。
這讓警察們疑惑了,他們再次查驗,最終得出結論,這個人,真的,不是死于他殺!
可是明明沒病,為什么就病死了呢?
就像這書開篇的那句話一樣,不要以為奇異的故事只能發生在戲劇里,其實,在現實中發生的某些事情,可能比戲劇里的還要離奇。
警察們繼續深入的調查了下去,最終,查明了真像,那個名為牛結實的人,確實是死于重病,一種名為“眾口鑠金”的心病!
簡而言之,他,是被說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