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即便是到了今天,中華電影真正能夠走出去的,依舊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還得是那些歪果仁帶著有色眼鏡的前提下才能被接受。
真正能夠堂堂正正被歪果仁所接受所喜愛的電影,有,但是,卻是上面那很小很小一部分里的更小更小的極個別特例了。
…………
聽到寧皓拋出了這個話題,幾個人,包括高胡這樣的純演員注意力都集中了幾分,看著他們的狀態,張步凡卻有些……
他沒立刻回答寧皓的問題,而是叫過服務員拿過菜單,又點了幾盤子肉,5個大老爺們吃了8盤子肉,肯定不夠,尤其是張步凡這個打定主意今天只當“肉食主義者”的人來說。
等到服務員出去下單,他才拿出手機,調了一張圖出來,遞給了寧皓。
寧皓接過來,看了一眼,一臉懵逼,“這是啥玩意兒?全是鳥語。”
這貨的英文水平和張步凡半斤八兩,真要仔細看也能懂個差不多,但是費勁,不如直接問。
張步凡眼睜睜看著服務員端了肉進來,忙活著下到鍋里,這才答道:“這是我拜托漢克,也就是那家影院的經理幫忙統計的一個數據,所有去他們影院觀看《心花路放》的觀眾里,有多少是咱們國人,有多少是他們歪果仁,按上映天數統計的,不算太準確,畢竟不能直接問,只能靠觀察,而他們分不清咱們和日自己還有棒子國之類的人有什么區別,只是單純看著是黃皮膚就當做是國人了,不過,也大差不差吧。”
“嘿,還是你小子心眼多。”寧皓笑道,拿著手機認真看了起來,圖上的內容其實不算多,知道了內容,大致對比一下,很快看完。
看完了,啥也沒說,遞給身邊的徐爭,徐爭看的更快——這貨英文很好,看完又給黃博,再給高胡,最后回到張步凡手里。
整個過程,幾個人一句話都沒說,甚至于除了張步凡,連一個動筷子的都沒有。
失去了說話的興趣,也失去了食欲。
剛才還熱火朝天的氛圍,瞬間冷場。
張步凡當然不用看手機了,他早知道數據了,15天70多場的上映,國人,或者說黃種人的數量超過了七成,而且,那不足三成的外國人基本都是在后半段才加入進來,顯然是被之前的火爆景象所吸引,而且,到了最后兩天,外國人的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更加說明了,吸引他們的并不是電影,而是單純的之前的火爆景象而已。
說白了,《心花路放》這部電影并沒有突破外國人對中華電影的固有印象,而這種所謂的合作方式,最多也就是像這次這樣的小規模實施,用來吸引在國外的國人還有點用,但是,想要發展成一種長遠的且大規模的合作。
兩個字。
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