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轉星移,幾個小時后,清晨4點剛出頭,幾百萬人還在香甜的夢中酣睡時,一小撮為了生計奔波忙碌的人們,更早一些,打破了夜的寂靜。
學院路三條巷小區里,黝黑少年王斌,跟天生有保護色一樣,騎著三輪車從家里出來,迎著日漸轉冷的晨風,在路燈和月光的照耀下,早早來到報紙的代銷點。
代銷點更早之前就開了門,屋里頭燈火通明,十幾個工人正在忙碌,把一車又一車的報紙,分門別類地搬下來放好。王斌走進去,代銷點經理對他點點頭,說了句自己搬,便沒多余的話。王斌也不耽擱,走到貨架前,就開始挑貨。
王斌是接的他爸的班,之前送報紙的活是他爸干的,現在他爸媽租了個門面,改賣早飯了,掙得比送報紙多得多。他爸不想見他初中畢業后整天閑在家里,就給他安排了這么一份差事。而王斌做人也實在,蚊子再小也是肉,有錢不掙白不掙,至于送報紙會被同齡人嘲笑的顧慮——他倒覺得笑他的人更好笑。老子好歹自食其力了,比起你們這群只會整天在街面上混,抽煙都只能論“根”買的貨,到底誰更沒面子?
走到貨架前,王斌先快速尋找挑選著自己想要買的東西。
這個代銷點有四十多種報紙。王斌每天只進二十種,一共兩千份,然后以每百份報紙一元錢利潤的價格,賣給學院路周邊的報刊亭和書報店。每天能靠這個活兒,他能掙二十元左右。
不過二十種報紙,并不是每種平均進購一百份,有些賣得好的,市場需求大的,他會多買一些,甚至兩百份、三百份;需求少的,可能就只買二三十份。但總數是肯定不能變的,應該要和代銷點結賬。賬不能亂。至于在代銷點人手有限的情況下,根本沒人幫忙搭把手,只能王斌自己數報紙的數量,再自己搬到三輪車上,這個過程中他是否會黑掉代銷點一部分報紙,那只能說——東甌市這個地方,做生意其實很簡單。
出多少錢,拿多少貨,出貨的保質保量,付錢的童叟無欺。誰敢壞規矩,那么抱歉,以后這行就沒你的事了。總結起來,一共就兩個字:誠信。
而王斌自然是講誠信的。
畢竟只有純粹的煞筆,才會為了那幾毛錢的東西,斷送掉自己一個月六百來塊的收入。
代銷點明晃晃的白熾燈下,王斌先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主要目標,《東甌日報》。他拿起報紙,飛快掃了眼今天的頭版頭條,然后不出所料地嘴角一彎。
版面上,足足四條新聞跟老林和林淼有關。第一條市領導視察湖濱路的產業園并做指示,要求多方向發展東甌市產業,用詞特別有逼格。不過通常登這種新聞的報紙,王斌只拿來擦屁股。王斌一眼就掃到,這條新聞里果然有老林的名字。然后再看另外三條,心情就更加愉悅。
首先是兩條巨大的喜報。
喜報兩個字的字體,算是王斌從業以來,見過最大號的。紅彤彤的“喜報”和“喜報”四個字,讓人想不注意都不可能。而在版面的最側面,又登了一行“曲江省省政府辦公室監察處調查結果公示”,提到“《曲江南都報》近日對東甌市教育系統工作問題報道純屬捏造事實”,文末更是要求,“請《曲江南都報》從速澄清并向報道所涉及的個人及機關單位致歉”。
跟煞筆們吵了足足一整個星期的王斌,看到這篇報道,瞬間全身透心涼。
“爽!”王斌把報紙一放,轉頭沖代銷點經理大喊,“老周!《東甌日報》我今天拿400份啊!”
“好!自己搬!”正在為vip客戶服務的老周,根本瞧不上王斌這點量,頭也不回,扯著嗓子回答道。
王斌笑了笑,掀起衣袖就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