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淼默默想著,拿出雖然攜帶的試卷,隨意地翻閱起來。難題看都不看,只看最簡單的基礎題,讓大腦保持適當的低度興奮。全車的人也不敢打擾他,全部都很安靜。
前世他是十八中全村的希望,現在他是外國語初中全村的希望。
但那時他身后無依無靠,而現在,他背后卻站著整個東甌市最頂尖的教育資源。
何止是參加的科目不一樣了,不一樣的,是整個人生啊……
車子一路開開停停,開了足足四十分鐘,才在位于甌城區、甌江區和甌港區——東甌三區的交匯處停下。位于這里的東甌市第六十八中,便是這次比賽的主考場。
大巴車在六十八中斜對面停下。
幾乎同一時間,在林淼他們車后,東甌市實驗中學的大巴,也剎住了車。
兩校浩浩蕩蕩,各自走下來三十多人的代表隊。
外國語初中和實驗中學的校服,在獵獵風中,被吹得呼呼作響。
雙手帶隊領導互相點了下頭,表面上很客氣地致意。
學生們也都隔著十幾米遠,靜靜地觀察著對方。
一邊是老牌勁旅,在全市學科競賽這項競爭中,有著光榮而悠久的刷聲望傳統;另一邊則是剛崛起的全市教育界新貴,雖然到目前為止,除了林淼以小學生身份刷出了幾個全國大獎,另外以張雪茹和初二的葉一帆、陳漁幾個人為代表,吃著全省小學生奧數比賽名次的老本外,某校并沒有拿出過任何過硬的成績,但全市上下關于他們的傳說,卻愈演愈烈。
東甌市實驗中學,一水的初三畢業生。
外國語初中,集體初二上陣,外加一個八歲跳級,目前嚴格意義上講,連初一都沒讀完的小屁孩……
雙方下車后靜靜對視,比賽還沒開始,硝煙的味道就已經躍然于出。
馬路對面,剛到不久的東甌二中代表隊,也正觀察外國語初中和實驗中學。
東甌二中算是除了這兩所學校之外,參加比賽隊伍規模最大的學校了——足足20人,和甌南中學、江北二中、柳城中學形成了競賽的第二梯隊。如無意外,這次比賽也將和以往的六次一樣,八成以上的一等獎和二等獎,全都出自這六所學校。
至于其他參賽名額連10個都不到,甚至只有一兩個名額的學校,那些孩子,純粹就是來陪跑,見見世面的。別說拿獎了,能不能在兩個小時內把題目做完都還是兩說。
學科競賽題,林淼做起來輕松,可不是所有人都做起來都覺得差不多。
選擇題的最后兩道,填空題的最后兩道,還有大題的最后一道和倒數第二題的第二問,放在中考里頭,全都是可以用來拉開分數的。水平稍差的孩子,這些題全部拿0分也正常。而想要拿獎,不但這些題必須得分,其他較為簡單的題目,更必須保證全對才行。
“開門了!”馬路對面,突然有人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