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歲幼童何以制霸全場,現場主持為何手足無措?
這到底是劇本的跑偏,還是角色的混亂?
妝容精致的女主持人面對滿場的掌聲,內心茫然而混亂。
按照一開始的設計,情況不應該是這樣的啊……
說實話為了做好這場節目,他們節目組的人再三準備,也算考慮得相當周全了。
上到總監和制片,下到導演和主持,中間還有大量自動報名要前來怒懟林淼,以及他們特地邀請來的各方面的專家,哪一個不是自己人?
可問題是,從開始錄節目到現在將近20分鐘時間,演播室里居然只有林淼一個人的聲音!
這不科學……
難道是我的主持功力不行?
女主持人想了想,但立馬就排除了這個可能性。
她的臺本都是之前就寫好的,甚至給某位臺領導看過的。
臺領導都說沒問題,那還關她毛事?
這口鍋必須是寫臺本的那個編劇去背!
什么屁的編劇,還戲劇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啊呸!
這種事和戲文有半毛錢關系嗎?
就是他的臺詞限制我的臨場發揮!
沒錯!就是這樣的!
女主持人深呼吸,再深呼吸,急忙在腦海中回憶這次計劃的步驟。
首先一開始,鑒于林淼的硬實力無懈可擊,他們的第一波攻擊,正是從分析林淼的性格入手,然后又性格引出他的行為邏輯,再由他的行為邏輯引入他行為的不合理性,最后通過這個不合理性,將子彈打到“支持林淼完成不合理行為”的“那些人”身上,形成邏輯閉環。
至于中間的論證過程,從“代筆案”到“金融案”,從“金融案”到“行賄案”,林淼身上可供攻擊的點簡直不要太多,弱點之密集,簡直足以引發個別有心人的密集恐懼癥。
但是現在的問題在于,林淼一開始就成功避開了“性格陷阱”,沒了個這個大前提,后面的論證過程還有沒意義?!黃老師這個垃圾,虧組織這么信任你,你居然連個小屁孩都擺不平。
什么垃圾專家,he~~~~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