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哪個投資主體出事什么叫負面?我覺得就是散戶們,我們的普通股民們,我們的老百姓們。老百姓投進股市里的錢,那可都是血汗錢啊。是出于對國家政策和上市公司的信任,我們相信這些上市的公司,能帶著我們一同走向富裕,才把這些血汗錢委托給相關機構,讓這些人帶領我們一起致富,一起越過越好。
可是事實上呢?有些人就不這么想,他就是認為這里頭有別的利益可圖,他就偏要利用自己的個人資本,人為操控股價,忽高忽低,干擾正常市場秩序,引發老百姓對這些上市公司的信任危機,結果就導致一部分人趁亂獲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不幸被套牢,需要割肉保命。
割肉這兩個字,那可真不是比喻啊。比真的割肉都痛。多少人一輩子存下來的血汗錢,一天的時間就沒了。所以我認識的一個小朋友,今天下午在這棟樓里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太有道理了,叫‘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個風險是誰制造的?我們又該對誰謹慎?”
荀建祥目光炯炯盯著主持人。
主持人一臉高冷地不吭聲。
荀建祥繼續道:“股市投資的負面結果,是一小部分主動操縱股價并獲益的人,帶著一大部分被動跟隨股價并受損失的人造成的。具體是什么人,我們沒辦法去追究他們的責任,因為相關的立法還不完善。所以這個問題,還得說回股市的正面結果去。
你賺錢可以,但是賺了老百姓的血汗錢,這些錢你都花到哪里去了?支持國家建設了嗎?先富帶動后富了嗎?為全社會做貢獻了嗎?當然不是說不能花在自己身上,畢竟投資也是擔了風險的,但是改善個人生活質量,提高生活水平,那也得有個度。不然和揮霍社會財富有什么區別?我們的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揮市場作用沒錯,但前面幾個字丟了,我們搞這個事情就偏離原本的意義了啊。”
主持人打斷道:“所以您的意思是,就像我剛才提到的那個配資十億投入股市的未成年人,雖然他的一系列操作,到現在都是存在爭議的,但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還得看他接下來對這筆資金的使用方式?”
荀建祥點點頭:“可以這么理解。”
主持人問道:“那假設他全部用于個人享樂呢?”
荀建祥想都不想就回答道:“那遲早有一天,人民不會放過他,國家不會放過他,法律不會放過他,我們這段歷史也不會放過他。但是我更相信,他決不會這么做。”
主持人問道:“您相信他的依據是什么?”
荀建祥擲地有聲:“因為他走的每一步,都有不知道多少雙眼睛盯著。這么龐大的一筆資金,有關部門、有關人員對他的監督,要比社會上不少人以為的更加嚴密。所以昨天股市動蕩,他并沒有離場,因為他愿意為我們廣大的證券投資者再承擔片刻的風險,因為他和我們所有人都相信,制造風險的人是少數,期待共贏的人是多數。我們這個小朋友,對我們的市場有信心,更對我們的制度有信心。我也一樣。”
電視機前,姜勝善和祁豪對視一眼。
荀建祥口中的小朋友是誰,名字不言而喻。
祁豪:“媽,要不你明天干脆請個假,去買點股票吧,晚了估計都擠不進去……”
姜勝善:“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