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說帖子的前半部分雖然內容略顯敏感,有刻意扒皮之嫌,但好歹也還算是闡述事實,可最后兩千來字,就絕對有帶節奏的意思了。
“滬證指數現在的波動軌跡,與林淼個人活動所產生的影響力,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性,幾乎堪稱同步。《東甌日報》作為東甌市的喉舌媒體,對林淼日常情況的報道頻率,相較其他報紙高出十倍不止。自去年以來,其在國內的發行量便以幾位迅猛的速度遞增,目前全國發行量已達日銷1500萬份,直接進入將近3000萬個家庭和單位。
巧合的是,按地區分布,正好覆蓋我們炒股人數最多的省份和城市。因此我們大可判斷,目前凡是炒股的家庭,就沒有不訂購《東甌日報》的,因為所有股民必須及時了解林淼的個人動態,以確保他們能掌握股市的行情走向。
注意,筆者不是在開玩笑,也不是在調侃。
中國東甌市的一個八歲小孩,確實掌握了控制中國股市的鑰匙。事實如下:
1996年4月,林淼賬戶的持有者,林淼的親舅舅江洋與滬城證券投資經紀有限公司重簽協議,當日退市后馬上進場,引發當天開盤后股價波動半分鐘左右,隨后又使股價繼續抬高。此前,林淼獲得全國書法比賽金獎。
1996年5月18日滬證指數大跌15%,周末之后開盤,林淼與東甌市分管經濟副市長出現在東甌市證券交易所,宣布絕不拋售,為市場站臺,開盤后8分鐘左右,原本狂跌不止的股價奇跡般止住頹勢,觸底反彈。而在前一日,林淼拿下全國初中生作文競賽特等獎。
1996年6月,滬證指數一路飆升。該月,央視連續播出兩期與林淼相關的節目,同月月初,林淼獲得全國初中生演講比賽特等獎。
很好笑是不是?但如果我們再深入地想一下,如果林淼獲得成績,是抬升股價的信號,那么林淼獲獎的背后,以及股價飆升的背后,有無可能是有一只無形的手在操縱?坦率的講,我是不相信一個地方會真的把兩個億借給一個八歲的小孩的。這和孩子是否是神童沒有關系,但這其中所涉及的利益,卻是肉眼可見的,毋庸置疑的。
假設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抬高股價而準備,那么那個站在林淼身后的人,目的又是什么?
我帶著這個疑問,認真地觀察了林淼在7月份的動向。
不出意料,林淼果然在7月份又有了新的巨大成績。
7月9日,《東甌日報》刊登新聞,林淼獲得東甌市中考狀元,總分799分,可笑的是,該市中考總分也不過780而已,為了讓林淼拿到狀元頭銜,東甌市竟喪心病狂地枉顧現實,給林淼加了足足50分的考場外得分。更更可笑的是,直到一周之后,東甌市中考的分數才被公布出來,第二名得分761分,比林淼少了足足38分。但筆者在經過計算后發現,如果扣除加分,林淼的總分反而比第二名少2分。
提前一周宣布得分,用巨量的加分掩蓋現實,活生生將狀元的頭銜硬往林淼身上套。
我們不能否認,林淼的實力確實有目共睹,但我們同樣不能否認,不算加分項,林淼是拿不到這個中考狀元的!林淼之所以成為中考狀元,是因為有人需要他成為狀元。
在股市熱度持續上升的當下,也只能是由林淼來當這個狀元!
7月14日后,滬證指數的日浮盈率增速持續拉高。根據滬城方面消息,江洋所持股份的總市值目前已經突破20億人民幣,且還在繼續上漲。
市場欣欣向榮,好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