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爺一支穿云箭出去,龐毅和丁少儀立馬就到。
只有孫玉燕公務在身,說要晚點再到。
龐毅和丁少儀眼下確實挺悠閑,老龐是因為學校放假了,雖然還有點瑣事需要處理,但一點都不著急;丁少儀則是基本已經做了甩手掌柜,出版社的業務全都由各個業務科室盯著——現在出版社行情火熱,在獎金的刺激下,根本不用擔心員工們偷懶,除了最近一個月被圓韓的《萬物生》搶了風頭,國內的商業圖書市場,基本就是東甌市文化出版社和另外幾家老牌出版社搶份額,寡頭壟斷的局面已經隱約可見。所以老丁現在只負責談大項目,以及部分項目最后的拍板,其他方面,能放權的通通放權,生產力解放得相當徹底。
林淼家裝修過后,龐毅和丁少儀都是頭回過來,林淼閑著也閑著,就帶著兩個人從樓上到樓下逛了一圈。龐毅和丁少儀猜不出林淼叫他們過來的意圖到底是什么,但林淼不說,他們也不著急問。閑聊了幾句《羊城南方報》拿圓韓和林淼的無聊報道,目光已經放到北美圖書市場去的丁少儀,直言《羊城南方報》比已經倒閉的《曲江南都報》還傻逼。
顯然在丁少儀的眼里,圓韓和參加《紅苗》征文的孩子,完全就是一個性質。
要不是《紅苗》編輯部做事比較低調,始終沒有幫獲獎的孩子做宣傳包裝,黃高偉現在說不定跟圓韓差不多紅。《萬物生》這本書她看過,市場上對這本書的評價很顯然名過其實,存在著嚴重的“文學價值溢價”的現象。但是三四線城市沒讀過太多書的小孩,現在顯然很吃圓韓這一套,圓韓的市場號召力已經初步形成,社會影響力貌似也在《羊城南方報》的加持和有意宣傳下有了那么一點點,所以丁少儀也就懶得出這個頭,平白無故去得罪別人。
畢竟《萬物生》寫得好不好,跟她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她也沒必要吃力不討好地去跟那些三四線的小青年科普文學作品的價值到底要怎么判斷。甚至丁少儀站在市場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感覺圓韓紅了,也未嘗不是一件壞事。
東甌市文化出版社現在每天都能收到大量青少年寄來的投稿,拋開文字風格不談,能達到圓韓《萬物生》水平的,多了不敢說,但二三十個絕對是能找得出來的。
所以她打算下一步也嘗試一下讓那些孩子學學大人講話,針砭一下時弊,參與討論一下社會問題,一捧二捧的,說不定也能捧出圓冰、圓溫、圓熱來。
再然后,有了市場認可度,還怕書賣不出去?
不求賣到《萬物生》那樣的熱度,只要能寫出本百萬銷量的書來,那就很可以了,也算是出版社的一種自保策略。畢竟全社600號員工,不能真的只靠林淼吃飯。抗風險能力過差的局面下,還得有自己品牌作家才行。有鑒于此,丁少儀甚至想過,要不要去把圓韓簽下來……
所以說到這里,圓韓和林淼在丁少儀心里的高度差,就一目了然了。
一個只是純粹的打工仔,而另一個,則是手握出版社生死的大魔王。
而事實上,不光是丁少儀,其實在京滬兩地某個較高層級的圈子里,大家也全都很認可,《羊城南方報》的報道根本就是一個笑話。區別只在于,丁少儀是真的能切身體會林淼的厲害,沒把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的圓韓放在眼里,而京滬兩地的圈子所承認的,則是林淼的核心實力。
首先是林淼有個級別不低的師門圈子,下下下個月開代表大會,林淼的師門一系里,有至少兩三個人在大會堂里有座。十幾億分之兩百,什么分量,等閑覺得自己級別高的人,心里頭必須得有數。當然了,這人兩三個人里,肯定不包括荀建祥。老荀還差了點。
郭鶴齡倒是曾經只差半步,只可惜這半步一輩子都邁步過去。
師承的力量之外,其次就林淼兜里的二十個億,這可是實打實的,能對社會產生直接影響的資源,按條塊結合的思路看——從塊的角度,這筆錢能直接影響到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計劃,從條的角度,這筆錢能直接影響某個行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