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結束前的最后幾天,東甌市的氣溫飆升到了全年最高點,慧蘭早上出門去買個菜,半個小時功夫,就熱得汗流不止。跟某位今天在家里值班的兵哥哥提著三大籃子的菜回到家,兩個人一走進家門,就聽到二樓傳來籃球在地板上跳動的砰砰聲,慧蘭循著聲音走上二樓,好奇地朝屋內瞥一眼,就看到林淼正一個人粘球無比地玩得十分樂呵。
黃清清則坐在一旁,無聊地翻著書,默默等待林淼結束今天的運動時間。
復習沖刺是門大學問,尤其在十分考驗進度的情況下,如何在“豁出命去”和“勞逸結合”這兩個模式之間靈活切換,將對復習效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從京城回來之后,林淼的作息時間就精確到了每一分鐘,早上6點半準時起床,洗漱和上廁所的時間堅決不超過10分鐘,睜開眼的第一秒就像打仗一樣緊張。洗漱完畢后先花20分鐘背一篇語言文,順便飛快翻一個單元的英文單詞表,當作一天開始的熱身。然后早上盡可能在15分鐘之內解決,吃過飯再背一篇課文或者翻兩個單元的單詞表,順便消消食,15分鐘后,從7點半開始,就馬上讓胡珍給他上高二的數學課。
——由于之前林淼的計劃是老老實實上三年的高中,所以數學課的學習進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來,能根據東甌中學的安排,高二下學期把高中三年的數學教材全部學完就行。這樣留下一年時間沖刺,時間上比較充裕,知識點也能掌握得比較扎實。
但現在腦子一熱,跟全國人民打了賭,計劃就必須得改變了。好在比較幸運的是,高中前兩個學期,他耍小聰明提前完成了物理、化學和生物三門課的會考,這樣等新學期開始,除了數學還需要趕教材的進度,其他五門課已經完全可以和高三沖刺班的課程無縫銜接。
語文和英語無非就是熟悉課文,文綜三門除了地理還需要稍微花些心思,重新熟悉一部門的時區計算套路,背誦大量系統完成但單個知識點又相對零散的內容,其他方面就幾乎不存在什么難度,歷史和政治這兩塊,基本都是隨時撿起來就能用,每個知識系統最多做不超過三套題,就能找回當年八成以上的狀態。
所以總之一句話,除了數學,其他科目抓緊做題就行。
萬一沒復習到位,不能怪時間緊,只能怪自己沒把時間分配好。
回家這些天,林淼通常早上會一口氣聽胡珍給他講兩個小時的數學,跟著課本一個個知識點過下來,不求學到多精,只求能把課后例題學會。一旦學會,馬上就往下一個知識點去,中間不做任何停留。最多就是上廁所放個水,而且不能超過半分鐘,除非量比較大。
講到九點半,再接下來40分鐘,就是林淼的運動時間。
這時候,家里的籃球場就派上大用處了。
嚴格意義上講,林淼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宅男,前世年輕那會兒,他也是叱咤學校野球場,文能花式過人扎臺型,武能身體對抗沖籃下,人稱東甌二高艾佛森的存在。
個頭矮是矮了點,但核心力量尤其是腰腹力量極強,絕對速度雖然不太行,可步頻和瞬間爆發力卻相當不錯,原地起跳的絕對離地距離超過一米,是的,一米。
是否能夠得上專業體校生的水平林淼不知道,但在學校里確實已經萬夫莫敵,等閑貨色防守他,一般兩個人也盯不住。所以只要一朝球在手,便視全場都如狗。眼里何止沒有對手,簡直連隊友都不存在。不過獨歸獨,但因為單打效率極高,而且高中那會兒的成績也非常受人敬仰,所以通常不會遭人罵。再加上那段時間體力極好,人送外號“二高跑不死”,林淼在二高老師的印象中,相當擔得起“靜若處子、動若瘋兔”這八個字。
如此種種原因下,林淼的高中運動生涯可謂相當輝煌,對籃球這項運動也是充滿感情。
二高的老師們也分析過,林淼在高二和高三那兩年能每天都跟打雞血一樣地往死里學,卻從來都是精力旺盛,和他高二一整年時間,每天都堅持至少鍛煉兩個小時很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