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除了《慈航劍典》中所記載那玄之又玄的劍道境界之外,夜未明并想不出其他合理的解釋。
秦川搖頭:“目前來說只能算是‘心有靈犀’,亦或者是接近于‘劍心通明’的境界,距離真正的‘劍心通明’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呢。”
說到這里微微一頓,跟著將杯中清茶一飲而盡,而后竟然毫不客氣的敲了敲桌子,示意夜未明幫她續上。
夜未明也不介意,就這樣再次端起茶壺,將其續了一個七分滿。
這時,卻聽秦川繼續說道:“如果從實力上來講,一直以來,我和妃暄都是不相伯仲,但在劍道境界方面,她卻始終快我一步。”
“我現在所達到的境界,只能算是與妃暄下山之前不相伯仲。”
“所以說,妃暄才是慈航靜齋百年來最杰出的弟子。”
微微一頓,目光卻是轉向窗外,看向恰巧落在窗沿之上嬉戲的一對麻雀身上。似這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在外界幾乎很難遇到,但在慈航靜齋之中,卻是再尋常不過的一幕。
“我也是因為與夜少俠接觸之后感悟良多,才終于讓自己在劍道境界上跨出了半步。”
“而妃暄早在半年之前便已經下山,收獲的感悟只會比我更多,此刻說不定距離真正的‘劍心通明’,就只有一線之隔了。”
“雖說似我這樣修佛之人,不應存在攀比之心。”這時,兩只鳥兒已經飛向別處,秦川也收回目光:“但有一說一,我終究還是比不上她。”
事實上,秦川所言一點不差。只不過有一點她并沒有明說,那便是劍典之中記載的劍道境界,每兩個境界之間都有著較大的差距,但在抵達下一個境界之前,不論進步多少,期間的差距在將量變積累到質變之前,卻并沒有太大的差距。
就好像秦川和師妃暄,在其中一個正式抵達“劍心通明”的境界之前,不論誰要更加接近一些,她們所處的狀態,都只能算是“心有靈犀”,彼此之間在任何一方面的表現上,都不會存在什么明顯的差距。
不過正如秦川所說,師妃暄先她一步達到了現在這個境界,哪怕并沒有什么卵用,但差距就是差距,并不需要去找借口予以否認。
夜未明現在與秦川之前的關系算是比較特別,大概算是陌生人以上,友人未滿的程度?
這種就連“交情”兩個字都十分勉強的關系,自然不值得夜未明為她改變一早便制定好的計劃。于是在沉默了片刻之后,忽然說道:“如果有一天你我為敵,我希望秦川姑娘可以全力以赴,不要顧及其他。”
秦川點了點頭,并沒有再說什么。
一頓飯吃完,秦川主動將餐具收走,而夜未明則是直奔梵清惠修煉的靜室,再一次找到了這位慈航齋主。
當聽到夜未明想要離開的消息之后,梵清惠足足愣了兩秒鐘,隨后才有些詫異的說道:“夜少俠是打算背棄你與妃暄之前的約定嗎?”
不愧是慈航靜齋的齋主,不問緣由便給夜未明扣上了一個失信于人的帽子,手法之熟練,簡直與師妃暄一脈相承。
而夜未明是什么樣的人,又豈會如此輕易的被她繞進去?
輕輕搖頭,夜未明的身上猛然迸發出一股不怒自威的凜然氣息,不需要任何的言語表情作為襯托,暗中浩然正氣凝于吾身的壓迫感,已驚得猝不及防的梵清惠心底一震,竟是無來由的生出了一種心虛之感。
這是……《茶藝》與儒家《文采》結合之后的氣質!?
慈航靜齋的歷代傳人,從來都是將《茶藝》與《佛法》相結合,在配合女子,特別是美麗女子所獨有的柔美之感,從而形成的一種獨特氣質,也是慈航靜齋歷代傳人所一脈形成的獨特氣質。
卻不成想,夜未明作為一個男人,竟然在短短的十天時間里,學會了《劍典》之中記載的《茶藝》絕學,更將其與自身滿級的《文采》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完全不同的獨特氣質……
第一次,梵清惠對師妃暄做出的決定生出了一絲懷疑。
妃暄這一次做出的選擇,可能將會給慈航靜齋造就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可怕敵人!
這時,卻聽夜未明不卑不亢的開口說道:“我與師妃暄之間的約定,便是因為我身上所蘊含的,足以影響天下格局的‘真龍之氣’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