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在完成了世界融合,成功的化解了“風云秘境”的千秋大劫之后,許多原本屬于“風云秘境”中的武功亦或是物品,都潛移默化的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原本,“風云秘境”是一個比較邪乎的世界,這個世界的邪乎已經不能用高武、玄幻這樣的詞匯來形容了。起碼在聽殷不虧講述過那些關于“風云秘境”的背景故事之后,夜未明甚至感覺這個世界越是到了后期,越是偏向靈異的方向去發展。
在第一部的時候,雖然有一個“*******,一遇風云變化龍”批言,把故事的背景弄得神神叨叨。但自己說來也只能說故事的創作手法有些保守,更接近遠古章回小說那種,喜歡把普通人宿命與天命之類的大標題融合,進而來加強整個故事的可讀性。如果往前追溯的話,四大名著也都有著類似的創作手法,并不稀罕。
可是到了第三部之后,這玩意就變得越來越是詭異了。
從一開始的之后風云二人背負著特殊的宿命,到后來隨便拉一個人出來都是被宿命糾纏包裹。再到后來,只要隨便拉一個人出來,不管有沒有什么實力、背景,都可以隨便施展詛咒,而且詛咒一定會靈驗的地步了。
邪魔可以發動詛咒、武林高手可以發動詛咒、黑化的和尚可以發動詛咒,甚至就連一個老公在決斗當中戰死的女人也可以發動詛咒……
這樣的世界,如何能夠不讓人不寒而栗?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變化,除了風云的故事連載了太長的時間,期間編劇都不知換了幾茬這種吐槽性質的說法之外,大概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那個異常邪乎的“千秋大劫”了。
而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這個世界中的許多東西,似乎都是緊緊圍繞著“千秋大劫”所誕生,其存在本身便具備一定邪乎的屬性。便比如夜未明的《赤火神功》,在原著的劇情里,幾乎每一個在修煉的時候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副作用。將進酒的《玄陰十二劍》更是詭異到擁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會主動引導修煉者走向邪路。
換一個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就是:《玄陰十二劍》是一套成熟的劍法,已經懂得自己去修煉了。
刀妹的神刀“不滅”,雖然在原著中描述的筆墨不多,但作為鑄造千秋大劫核心兵器“無情”的主材料之一,與千秋大劫之間肯定也有著很深的聯系,自然也擁有其“邪乎”的地方。
不過隨著世界融合,千秋大劫被化解于無形,那些與千秋大劫有關的邪門屬性自然也就不復存在了。不論是與之有關的技能亦或是裝備,都恢復了它本來應有的樣子。
其中《玄陰十二劍》變成了只有一點劍意流傳于心,具體的招式需要修煉者自行感悟(消耗海量修為點數也行)。而不滅刀的特性,則是體現在可以幫助使用者更好的領悟屬于自己的刀法,加快刀法的領會與修煉速度。
這個特性放在他人身上,最多就是可以節省一大筆的刀法熟練度而已,但對于刀妹來說,意義就變得不盡相同了。
畢竟她的道路,并不是傳承游戲中現有的任何一套武功,而是要推陳出新,走出獨屬于她自己的一套路來。這把不滅刀,卻可以成為她在這個過程中的一個催化劑。
便比如眼前這一刀。
不是鬼刀,而是獨屬于刀妹自己的武技——天霸封神斬!
一刀既出,天色色變,鬼神震驚!鳩摩智原本便因為丁春秋的敗亡而心生退意,之后又在她的“天心劫”影響下,內心中的破綻被進一步擴大,此刻忽然便對這般驚天動地的一刀,頓時生出一種肝膽俱裂的恐怖之感。大驚之下,卻是雙手同時揮動火焰刀,左右開弓之下迎上了刀妹的必殺之招。
一時之間,天昏地暗,電閃雷鳴,而鳩摩智的火焰刀在幻境的影響下似乎也產生了真正的火焰,當真是天雷勾地火,場面之華麗,光污染之嚴重,不由得讓在場的所有人心神劇震。
不過這幻象來得快,去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