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所率領的隊伍,每一支都銘刻著他的印記,打法兇悍,得理不饒人。好幾場比賽,雙方比賽一結束,脫掉光甲就直接打了起來。
為此,戰協幾度下達過處罰。
黃岐曉當面批評自己的隊員,并且虛心接受,但一回到俱樂部,卻是大肆鼓勵。
可不得不說,他這一套很有效。
雖然在銀河天行界,黃岐曉算不上什么,但至少在天南星,他的名氣不小。
不過,傳聞終究只是傳聞。黃岐曉這些年已經漸漸隱退了,尤其是最近一年來,基本都是當當嘉賓,解說一下比賽,做做某些選拔賽的評委一類。
直到此刻,孫季柯才知道傳言不虛。
迎著黃岐曉如同鷹一般的逼視,孫季柯漸漸笑了起來。他不得不承認,相較于自己那位總喜歡拐彎抹角的父親,這位黃教練更對自己的胃口。
有了黃岐曉的加入,很快,瀚大的訓練和比賽就出現了顯著地提升。
整個戰隊的打法風格變得非常有壓迫性。
如果說以前的瀚大戰隊是一個游走的刺客的話,那么現在的瀚大戰隊,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又多了幾分戰士的剛猛。
這種變化,就如同春雨潤物一般,無聲無息,卻又顯而易見。
而與此同時,其他大學也都進入了最后的備戰沖刺階段。許多大學為此都封閉了學校的訓練館,就連本校學生也不允許在沒有得到特別許可的情況下進入。
至于隊員,無論是主力,替補還是預備隊員,統統下達了封口令。
關于戰隊的情況,無論是什么,也無論重要不重要,全都不許提一個字。不管是自己的家人還是朋友,全都在禁言范圍內,尤其是要防火防盜防記者。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賽前夕,當各大媒體和專門跑這個口子的記者都騰出時間精力來,準備開始報道的時候,各大學院反倒形成了一種詭異地緘默。
什么消息都沒有。
就算有一些消息,那也不過是無足輕重的罷了。
記者們最討厭這種情況,這意味著他們不得不把各大院校往年的戰績,隊里的明星學員,前端時間的訓練比賽成績都拿出來,然后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斷,炒一鍋陳飯。
這種東西,別說讀者不愛看,就算自家領導和編輯也不滿意。
每每拿到這種東拼西湊的稿件,他們都是皺皺眉頭,要么捏著鼻子如同丟一雙臭襪子一般丟給審稿排版,要么就干脆打回來。
于是,記者們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些通過私人交情,試圖撬開緘默期的隊員或教練們的嘴,有些通過官方渠道,獲得一些隊員在天行中的數據,還有些干脆找到職業俱樂部和一些專業星探,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目標,評判一下哪些新秀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和興趣。
不得不說,記者天生就有無孔不入的本事。而且手段繁多,花樣百出。
其中最讓人無語的一種,就是挑撥!
這幾乎是記者們最常用也最擅長的技能了,他們甚至可以裝成兩派,來互相打嘴仗,以炒熱話題。
而這一次,許多記者都把目標瞄準了瀚大和長大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