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你認為那是煩惱,才會出現煩惱。”普濟說道,“拿得起放得下,什么都放的下,都看的透,就沒有煩惱了。
孩子沒有煩惱,這是近道的自在。
智缺者沒有煩惱,他們不會去思考煩惱,不認為那是煩惱。
大智慧者沒有煩惱,因為活的通透,可以輕易將煩惱放下。
你覺得,誰最好?”
“孩子啊。”蘇小薇毫不猶豫的說道。
傻子的快樂很簡單,他們甚至很難認識到煩惱的存在,要求少之又少。
大智慧者,所謂的活的通透,心靈又經過多少苦難與煎熬,才最終到了一切明了的地步?
至于孩子,那才是真的天性快樂。
“那你留一顆嬰孩的本心,如何?”
蘇小薇笑嘻嘻的點頭,佛教中很多理論她不喜歡,她想之所想,行之所行,都有自己的一把尺子。
心是歸于自己的,所以她不跟自己的心過不去。
“師父,什么是愛情?”蘇小薇問道,她很想問,因為太多愛情的問題她想不明白。
少女心思,多是由此而來。
普濟沉吟,看了看隨風搖曳的菩提樹,和轉動的星河,道:“怦然心動,你情我愿。一念永恒,一瞬幻滅。”
“不懂。”這個回答蘇小薇不是很明白。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它出現了。你情我愿情意綿綿,海誓山盟時兩心交織,它確定了。兩人確信它的存在,認為它是無價之寶,這一刻定格時,它永恒了。一人不確定,放棄了,不愛了,它便從無價之寶成為了空中樓閣,一瞬幻滅。
愛情它屬于心靈,來自于心靈,又毀滅于心靈,它是無價的又一文不值。
為師這么說,你明白嗎?”
“好像明白了。”蘇小薇捏了捏自己略帶嬰兒肥的臉頰,道,“師父心動過嗎?”
像師父這樣修為高深,心靈強大的菩薩級人物,該是有著怎樣的人生呢?
普濟這一次沉吟的時間更長了,有些東西他似乎太長時間沒去想,都成了遙遠的記憶。
良久,他點點頭:“想來是有過吧。為師年少時一直在山上,青燈古佛是自出生就如此的事。
十六歲那年我下山了,路上遇見一位少女,為師覺著她很特別,怎么看都順眼,眼睛都舍不得挪開。
很想知道她叫什么,家住何方,喜歡吃什么,喜歡看什么書。”
“然后呢?”蘇小薇好奇的問道。
普濟一笑:“然后你師父的師父一戒尺打在師父的腦袋上,說我莫要犯色戒,謹守本心不要動搖,女人都是紅粉骷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