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人世,自是懵懂,一聲高哭,惹的雙親歡笑。
卻無人告我,這一世多坎坷。
那一聲哭啼,莫非是前世的悲苦?
又或是,為了今生的波折?
悲悲戚戚與誰聽,怕是徒惹譏笑。
心中苦悶深藏,最深最沉的,莫過于與你錯過。
我愿生長成最美好的自己,踐千歲萬載歲月,修這一世功德,福澤億萬人,美滿蓋人間。
若有來世,望還能與你共賞明月。”
余生再會時你我回眸,想來笑如海棠,歲華依舊。
手持佛經一卷,攜兩尊近乎得道的佛陀,蘇小薇行走紅塵,傳己道,普度眾生。
如王宣所言,常誦此《清凈心經》者,可靜心、凝神,可去煩惱憂思,可得心頭解脫自在,可洗去心靈塵埃。
郁悶痛苦的人,都能在誦讀的音節中,排去心中的郁氣,擦除心靈的塵埃,讓整個人開懷起來。
人之所以不快樂,在于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在于重復性的索然無味,在于一眼看透七情六欲,看透齷齪。
可一雙眼向著真善美,保持赤子般的不羈,清凈自從心來,快樂也當長伴。
蘇小薇傳佛法、救世人,只愿世間再無受心靈折磨者,再無受苦難者。
雖然她也知道,這是永遠不可能達成的一個大愿,哪怕清凈心經也只能讓普通人不再沉郁,升起昂揚拼搏之心而已。
地球的仙武山越來越熱鬧,蘇小薇心頭祝愿,愿王宣姻緣隨日月,愿他子龍女凰,愿他不經世劫,愿他行世如意……
愿他,一切都好。
……
日月昭昭,王宣踏星而歸,不多時便立于地球外太空,俯瞰著整顆生命源星。
星辰光華璀璨,他一眼看盡繁華,凡人忙碌依舊,或乘懸浮車穿梭或于網絡世界暢游,修行者苦苦修行,常有飛天遁地來往者。
億萬人在同一片天空,同一塊大地上生存,地球母親孕育著他們,生養無數。
其中造化之深厚,恐怖到他王宣根本難以企及的地步。
他盯著這片天地,一雙神目極盡己能,望能窺探一二。
忽的,他發現自己眼中的世界漸漸模糊了,世間所有物質都失去了原有的色彩,而是變成了更加斑斕,層次更加分明的粒子團。
天空的云氣本是虛無難觸,可在王宣眼中,竟然變成了淡白色,若是深看,這淡白色又是由諸多粒子團組成。
一眼望去,遠遠飛過的一名天仙,也化為了一團紅、黃、藍組成的大光團,氣血充沛蓋因血肉構成的能量粒子純凈而濃度高,金黃色的是隱藏在識海中的元神,而藍色則因其修行法門為水屬。
“天地奧妙驚奇,從這個角度看,果然別有一番天韻。在本源眼中,天地萬物就是這樣的存在嗎?
不管是人是草木,還是山川河流,都是不斷循環往復的能量粒子。
這些能量粒子如何運行、碰撞蛻變,都有跡可尋。
難怪真仙眼中,諸多法術都沒有的奧秘,哪怕只見過一次,也能信手拈來,施展出莫大威能。
如今,我也踏入這一層領域了。”
王宣心中大喜,他沒有想到自己外出一趟,歸來時便能頓悟真仙奧秘。
他隨手一推,都能感受到空間的阻力了,空間與人,如水裝著魚兒,他能摸到,能看到了。
只要參悟虛空,掌握空間之道的些許奧妙,便能做到瞬移了。力量足夠更是能巧妙的撕開其一角,循其軌跡通往光年之外的目標地點了。
“趁此時悟道,我當快快領其中奧妙,完善《造化真典》,只要框架一成,再以時空之塔將其盡善盡美。
吾道,可成矣。”
……
仙武山一片喜慶模樣,有客跨過山門,他們或自域外,或自母星不朽圣地,或自軍政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