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火車北站,出站口。
蘇強背著黑色雙肩包,頭戴黑色棒球帽,黑色運動褲加上黑色純棉T恤,坐在候車排椅上拿著一幅地圖認真看著,如一個普通旅人般毫不起眼。
又確認一遍路線,他收起地圖,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小布包,里面還有一粒種子,從溫陵出發,花了一天時間,路經薌城、南靖、延平一路把六粒種子埋種好,在把信息拍給烏鴉后,突然對方又要求,最后一粒播種到省外。
不知是潛意識作祟還是其他,蘇強最終選擇來到邕城。
出租車很快就排到他,站起身子走上前去,拉開車門道:“到南湖公園。”
一把倒在車座上,聳拉著肩膀,有些懨懨欲睡,不止為何,這兩天不時感覺有什么東西壓在肩膀上,非常不自在。
司機師傅是一個富態的中年大叔,話也不多,見蘇強低頭翻看手機,也沒有侃話,離合松動,發動機抖了抖車輪很快動了起來。
車內空調呼呼吹著,窗外烈日炎炎,透過暗色調車窗,人行道上行人與綠化帶飛速倒退,時間大約二十來分鐘,出租車停在一條四車道的寬路邊。
“南湖到了,旁邊就是正門口。”
點點頭付了現金,蘇強鉆出汽車,迎面是一股焦味熱浪,伴著柏油特有的怪味,扯了扯帽檐快步走向人流稀疏的公園門口。
邕城南湖公園位于市區中心,是亞熱帶園林風光于一體的公園,湖面廣闊,水面積占整體一半以上,跨入大門就見一片心曠神怡景色,湖水澄碧,湖岸上芳草綠樹相依,幾艘蕩舟飄在湖中,一些樹蔭下可以看到頭戴漁帽的老人臨湖垂釣。
繞著湖岸走了半圈,他很快選擇好種植地點。
至于為什么選擇種在公園,最主要是方便,到站可以直接打車就能抵達,完全滿足烏鴉所提出的種植要求,種植第一粒時,把薌城公園地址發過去后,對方也沒說什么,犯不著浪費時間到不熟悉的城市,選擇個有山有水的郊外。
離開石子路,踏著草地,這里是一片僻靜的假山背面,四周長有幾棵棕櫚樹,微風搖擺,因為草坪那有個陡斜坡,普通人下來很不方便,看草地茂盛的樣子就知道很少人來過。
在臨岸的一塊蒲葵下,用隨手撿到的一根木棍挖了個五六厘米的淺坑,從身上掏出一粒紅色種子丟入其中,埋好碎土,手捧兩撮湖水澆灌,折了跟蒲葵葉子插在旁邊,隨后掏出手機對著地上拍了幾張照片。
把定位和圖片發給烏鴉,這樣就算完成了。
剛開始種植第一粒時,蘇強還小心翼翼問東問西,他種植不通,相關知識匱乏,生怕像家里陽臺的綠植種死掉,但對方直接回復「隨便,都可以。」索性就不再想太多。
翻上斜坡,很快鉆出密叢,回到環湖小道上。
出了南湖公園,在路邊招了一輛出租車,蘇強并沒有直接去往火車站,而是報了一個地點——
“邕城江南福利院。”
蘇強當初沖動之后,回去也有通過網絡關注這邊信息,時間過去一個星期多,見沒有被查水表,心里的緊張感也漸漸消失,說不清楚是什么心態,這次之所以選擇邕城,也許是犯罪心理,想近距離去看看情況。
福利院距離公園有些遠,四十分鐘左右,出租車鉆入一條狹小的巷子,路的兩邊栽種有棵棵黃山欒樹,淡紅色花朵點綴樹冠,兩車道的巷子顯得文藝氣十足。
蘇強先在路邊一家沙縣小吃填了填肚子,蒸餃拌面入腹已經是下午四五點鐘。
街道兩邊都是老式小區,沿街店面窄矮老舊,其中一個沿街小區入口,掛有金色底紋的銘牌「邕城江南福利院」字樣,背著雙肩包蘇強一臉平靜的走了進去。
福利院由社區改建,一樓設有接待廳,臺后坐著一名身戴志愿者條幅的年輕女生,低著頭似乎在玩手機,蘇強也沒招呼直直走了進去,卻不想那女生很快發現,喊道:“誒誒,你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