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街上怎么那么多警車?不會他們說的是真的吧?聽說田中街那一段已經戒嚴,附屬醫院也被封鎖了。」
零零總總一些關于邕城事件的截圖、動態圖刪之不盡,熱度沒有徹底爆發,卻也完全屏蔽不了,看樣子官方打算冷處理。
也是,到現在邕城那邊都還理不清事情脈絡,對于徒然出現在城市中的光人更是一無所知,事件管轄歸屬也模糊,一團亂麻的同時能有這種效率,已經很厲害了。
李維對暴不暴露,完全持無所謂態度,靈氣能夠同化更多人當然是好的,這樣對他也有好處,如同領地內出現的靈獸,當到一定程度,凝結出絲線和節點連接后,處于維度虛空的本體,其光芒也會隨之增加。
靈氣走到臺前是必然的,當然現在不是時候。
也可以說偏安一隅的李維,對于把靈氣推向臺前有心無力,靈氣總量相比于整個地球而言,如同滄海一粟,根本濺不起浪花。
還是先想想如何把靈種散播出去,利用吸引拉扯的特性,加劇擴張才是。
關了論壇頁面,李維打開瀏覽器查詢起知識,現在他每天基本會抽出一點時間用來學習,失去腦域限制,依托在節點而存在的他,記憶后不存在忘記,思維速度也非人化,知網、維普、數據庫、學術等等網站擁有大量以前他沒有接觸過的知識。
時間就這樣緩緩流逝。
下午三點,李維離開別墅,飛回領地,空氣中氣壓變得有些低,貼著森林飛竄,目視黑壓壓的云層,銀蛇如同利劍般劃破天空,閃亮的圓弧從云層一路奔下,劈在天邊盡頭。
“似乎又要下暴雨了。”李維想起手機推送的信息。
把烏鴉藏入蟻巢,李維數了數靈種數量,已經三百多粒了,從文獻中查詢到石竹山候鳥的經過時間,差不多也就在這兩天,這點種子怕是不太夠,得再多準備一些。
每年有數十億只候鳥會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進行跨越洲際的遷徙,其遷徙距離最遠可達兩萬公里,是世界上最為壯觀的自然現象。
根據文獻中了解,國內經過鳥道有三支,其中一條東線的候鳥會沿海岸南下,遷徙到其他溫帶地區,靠近石竹山脈的杉嶺山脈是候鳥遷徙的重要地貌標志,在山脈指引下,候鳥會在這塊區域短暫停留。
石竹山雖然不是主干道,卻也會散落不少候鳥,到時李維準備用靈種喂養它們,沿途播種到遠離節點地方。
這些候鳥在把
植物種子食入后,一些未被消化的會隨著鳥糞排出體外,這樣種子得到可生長環境,繼續生長,至于損耗倒無所謂,李維用烏鴉測試過,大部分靈種是很難被消化的,就算消化了,增加一些靈鳥也行。
滂沱大雨開始在森林中肆虐,雨柱漫天飛舞,噼噼啪啪抽打在地面,伴隨著轟隆隆的沉悶雷鳴,外界不到五點就已經暗沉沉一片,白日里熱鬧的動物基本都藏匿起來,李維一邊持續改造種子,一邊分神關注領地內的靈獸。
一只貍花貓正卷縮在榕樹上,在粗大的枝干上,李維讓螞蟻修建一個弧形貓窩,里面鋪蓋著干燥枯草,遮風擋雨牢固的很。
一只漆黑紅腹蜘蛛藏匿在靈植小榕樹的枝干下,被雨點打的搖搖晃晃的蛛網沾滿水珠,女人連般的線畫晶瑩剔透,卻見一塊凹槽中覆蓋則濃白色繭網,它生孩子了。
一條石龍子卷縮在離地面三十公分左右的洞穴中,蜿蜒小道一直延伸至一株灌木植物根底,狹小洞口對應著靈植灌木的嫩枝,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搖搖晃晃,這似乎原來是一粒盆景植物變異而來。
領地內的靈獸對李維的意志非常敏感,接近紛紛報以親昵的情緒。
一如往常,平靜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