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信息有些模糊,如同聚焦故障的相機,雙方這種狀態交流,頻率到達非人地步,對于李維來說,很輕松就能分辨反應,然后理解。
從它學會思考開始,指揮螞蟻猶如天生,就像翻滾一樣深刻基因。
從第三只蟻后出生開始,剩余的蟲卵相繼失去活性,神經蟲并沒有復雜的道德觀念,這些失去活性的蟻卵,在它的眼中,就是一種食物。
度過初始懵懂,三只蟻后迅速成長,守衛蟲巢的一號突然離開,神經蟲并不能和它溝通,它繼續控制著其他螞蟻們,輔助它翻滾,進食。
一千左右的工蟻在覓食筑巢等等活動損耗下,短短幾天就消減近半,而這時那三只蟻后才凸顯變異的能力,它們擁有一種很神奇的器官,能夠攝取其他蟲子的基因信息。
而神經蟲則通過一種類似信息素的東西,來引導調整誕生的兵種,蟻后根據這些,調整改變繁殖時分泌的生殖細胞。
這部分的信息有些李維理解不了,大致翻譯是這樣。
一切猶如冥冥中的規律巧合,神經蟲和蟻后互相契合,形成一個新族群的基石,它們適應性非常強大,有神經蟲的智慧,已經誕生三類兵種,填補早前工蟻的損耗。
一種外形基本和工蟻差不多,除了觸角粗細長短微微有些差異,甲殼更堅固,內在液壓系統更完善,一些神經末梢退化,好似不知疲倦的機器。
第二種則是李維所見的,外形類似蜚蠊一般,但其實并不是蟑螂基因,而是蟻后通過攝取龍虱殘骸,并在神經蟲影響下孕育,擁有在水中捕食的能力。
第三種則是最近正在孵化,似乎是融合鞘翅類飛蟲的能力,還沒成功。
說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其中涉及的微觀基因層面,李維只知道是這樣,不知道為什么這樣,更別說學習其中蘊含的知識,調試生殖基因的基因信息,這對神經蟲而言,就如同眼睛能看見東西,它不知道為什么能看見,其中的原理又是什么。
………
………
李維與神經蟲的交流,已經是以毫秒計,輔助信息圖像,它表現出的學習能力簡直匪夷所思,短短一兩個小時,已然可以和李維進行清晰交流。
他們就這樣持續交流著,直到日落——
“什么是死亡?”神經蟲問道。
“終止,停止生存,**消失。”
“什么是生存?”神經蟲繼續問道。
“活著,生命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