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家里僅有一臺修煉倉,還是父親陸漢強花了數年時間淘零件自己拼湊起來的,然后規定陸朵白天使用,陸維晚上使用。
但那時陸朵白天也是要上學的呀,放學回來的那點時間夠干嘛的?
20歲,這是一個年齡界限,如果沒能成為超凡者,那么一輩子也就不可能了。
而陸朵今年已經22歲,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目前在區里的一家農業公司種菜,所以職業當然是農民,不過大抵也是個藍領。
陸朵徑直從旁邊走過,看都沒看陸維一眼,陸維同樣懶得鳥她,輕哼一聲后,一屁股坐在板凳上。
飯菜已經上桌,菜是蒸南瓜塊和炒冬瓜條,也是市面上最常見和最廉價的兩種菜,陸朵去年年終獎發的就是一顆南瓜,215斤,一家人吃了整整一個月。
主食則沒什么花樣,一如既往的白藥片。
三人面前都放著一只硅晶碗,里面盛著半碗溫水,王愛玲手里拿著一只白色塑料盒,倒啊倒,總算倒出幾粒拇指蓋大小的白色藥片,先遞給陸朵一片,然后又捻起兩片準備給陸維,不過猶豫了一下,又多拿起一片,手伸過來說,“小維你多吃點吧,馬上要高考了。”
“哪吃得了這么多?”陸維接過藥片后將其中一片掰成兩瓣,向旁邊一遞,“陸朵,你要嗎?”
“滾!”
誒~我這暴脾氣,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不要算逑,陸維手一抖,藥片全進了自己碗,與水一接觸后,瞬間產生變化,不斷地冒著汽泡,泛起一陣陣白乳,很快原本一碗清水便愈發粘稠,變得如豆腐無異。
當然,那玩意兒做主食陸家絕對消費不起。
穴居時代食物是異常緊缺的資源,私人根本不具備種植條件,全靠農業公司通過營養液和光譜儀無土栽培,而不管從利益角度還是社會保障角度出發,他們肯定更樂意種植幾百斤一顆的瓜果,而非那種占地不說、生長速度還奇慢的精糧。
陸維吃飯的速度向來很快,飯碗一端,都不是用扒,而是倒,三兩下就解決了滿滿一碗藥片羹,至于味道嘛……
實際上它沒有任何味道,口感像是泡沫膠,唯一的優點就是比東南西北瓜更營養,富含蛋白質。
當然,價格也更貴。
陸朵負責收拾碗筷,王愛玲吃完飯便拎著飯盒去了修車鋪,陸維將餐桌升到房頂,習慣性地從墻壁里拉出一臺機器。
它被安置在落地的墻柜內,是一個雞蛋的造型,不過大很多,人可以直接走進去,里面的空間也足夠盤腿坐下,除了頂部和底部外四周鑲有玻璃,更像一個淋浴房。
這就是修煉倉。
穴居時代最緊俏的家用電器,沒有之一,有能力的家庭標配一臺,甚至更多。
而且修煉倉最好是搭配冥想藥劑使用,但那玩意兒一般家庭真心消費不起。
說起修煉,就不得不提一下地球這兩個世紀以來的變化。
人們所修煉的是一種神秘力量,這種力量充斥在宇宙空間的各個角落,但地球人根本無法感知,更別提修煉。
所以這種修煉技巧并非源自地球,而是……外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