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
自孔子推翻大龍皇朝的統治后,孔子并沒有選擇當皇帝,而是選擇帶著翰林學院的一眾教徒前往了南域,目的就是為了鎮壓被打的茍延殘喘的龍族。
孔子扶持原來南域的唯一人族大族魯家,建立了魯王朝,在往后的十萬年,魯國雖然沒有對外進行擴張戰爭,但是因為有孔子坐鎮朝綱,四大域都奉魯國為主。
萬事皆有定律,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孔子在十萬年后,他機緣已到,進位為神,入眾神山,而神域之事,再也輪不著孔子來管理。
眾神山是一處真正存在的地方,但是,古往今來,能去眾神山的人,真的沒有幾個,但孔子有幸其一。
孔子走后,翰林學院被十大詭曲鬧得不可開交,魯國也陷入了內亂,一部分人逃往了東域,建立了扶桑帝國,余下的魯國人分裂為三個國家,連年混戰。
當然,這里的混戰不是兵家與兵家的對決,而是靈修與靈修之間的戰爭。
趁此機會,東域神州大地上,炎黃而帝趁機建國,東域南次大陸的天竺王朝在須臾佛門的領導下,建立了天竺大帝國。
而西域更是比東域還要混亂不堪,因為西域靈修大起義,導致西域的文明、思想程度遠遠高于其他幾域,于是西域大陸出現了前前后后十六個國家。
為了拯救西域大陸,眾神山的一位神明將自己的兒子賜下西域大陸,并且在其長大后,創立了拜上帝教。
似乎另一位神明與這位神明有仇,他降下自己的分身,來到西域大陸,并且自稱安拉珀斯,十八年后,安拉教出現了。
但是拜上帝教靠著眾神山的絕世功法――《帕米爾圣典》,擊敗了安拉教,并且扶持羅斯馬伽人羅生門.烏拉泊煞,建立了西域歷史上唯一的統一帝國――羅斯馬伽帝國。
十萬年后,安拉教再次異軍突起,教主穆罕默德.扎卡帶領百萬靈修進攻羅斯馬伽帝國,雙方在幽冥殿血戰一場,最終兩敗俱傷。
羅斯馬伽帝國土崩瓦解,淪為十個國家。
雖然羅斯馬伽帝國滅亡了,但是拜上帝教與安拉教之間的矛盾重來都沒有斷絕過,他們曾經有過約定,每隔一萬年,便要在法列蘭高原上進行教主與教主之間的搏斗,贏的一方獲得輸的一方的全部土地。
兩教欣然接受,并且在十國并列一直到如今的歲月,他們一共打了二十次,但是都沒有分出勝負。
而今日,正是兩派教主與教主只見的決斗。
拿瓦西諾沒有閑心去觀看決斗,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討厭靈修。
在一百年前,法拉利王朝曾經爆發過一場思想革命,這場思想革命甚至影響了整個西域,但是在拜上帝教教主耶倫的血腥鎮壓下,在一億平民的死亡下,這場思想運動被平息了下去。
如果非要給這次思想革命取一個名字的話,按照拿瓦西諾的看法來講,這次思想革命不如說是――精神革新運動。
精神革新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卻變向成功了,因為他打破了西域思想界在靈修高壓統治下“萬馬齊喑”的局面。
促使西域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喚醒了人們積極進取精神、創造精神以及科學實驗精神,它對推動反靈修的斗爭起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