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廠大門外面放著很多的木凳子和椅子,還有一張小桌上備著熱茶和杯子發,用來招待訪客。同時使用的茶葉也可以向訪客展示自己茶廠產出的茶葉質量。
走進大門里面,鄭成功可以看到前院有不少雇工,他們在選茶、分類、裝箱備運。這些茶葉既有賣到周圍府縣、也有賣給澳門的葡萄牙人、南洋。還有一兩間算得上是辦公室的房屋,掌柜、司庫、簿記等管理茶廠的人在此地辦事。
茶廠掌柜小心翼翼地帶領鄭成功一行人參觀茶廠,對方畢竟代表著官府:“往里面走是一個堆放茶葉的倉庫。再往后是更大的庭院,有炒制、揀選、裝箱幾個大部門,他們比門前雇工的規模更大。”
鄭成功跟隨茶廠之人來到揀茶的閣樓,發現負責揀茶和分類的工人擠坐在一起,正在專心工作。負責挑揀茶葉的絕大多數是女工,漂亮的小手上下翻飛,利落地將不小心混入茶葉的雜物撿出來扔到一邊。
鄭成功毫不懷疑哪怕是最細小的碎片也逃不過這群女工訓練有素的眼睛。
茶葉作為廣州府對外輸出最重要的產品,自發形成了一套分工嚴明的體系。
當然不能夠與后世的工廠相比,那樣會有失偏頗。同時代來講,在一整套制茶領域沒有比大明更加先進的地方。
“快給取來我們茶廠最珍稀的茶葉,招待忠孝伯大人。”
“是。”
掌柜見鄭成功到來,毫不猶豫地令人取來最好的茶葉招呼他們一行人。
茶廠有最高明的茶師,很快一杯熱茶呈上來,鄭成功吹涼后一飲而盡:“好茶!”
掌柜和簿記等人一個個目瞪口呆,哪有人是這樣大口品茶的?
來自后世的鄭成功卻是將茶水當成了飲料……
不過他也分得清楚茶的好壞。
鄭成功帶過來的張石寶則有規矩多了,她的舉止才符合這個時代鄉紳文人的飲茶習慣,講究細水長流,而不是一飲而盡。
鄭成功怕她因為張家玉犧牲而郁郁寡歡,所以巡視炒茶廠時順便帶上她。
人總要有點事做,生活才有點盼頭。
掌柜小心地問道:“不知道忠孝伯大人前來我們的小茶廠來做什么?”
“這里的雇工至少上百,不算是小茶廠了,整個廣州城這等規模的茶廠都不多見。”
“小的只是與人合伙做一點生意,養家糊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