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后,慈舟雙腿跌坐,笑瞇瞇地等著好消息,當他看到摘下面具,恢復四明石猴真身的大弟子悟空,雙手搭在如意金箍棍兩端,抗在肩膀上,忍不住微微點頭。
朱剛鬣收了避水訣的法力,渾身上下的海水,有如露珠走荷葉,輕快地全部流淌落到地上,濺濕了岸上的干枯野草。
至于慈舟的坐騎天山龍馬,浮出水面后,墨色鱗片盡數收斂,顯化出斑斑點點的墨紋;魚鰭般的副耳,也是見風便消,唯有四蹄腳踝后方的魚鰭狀鬃毛,依舊是老樣子,卻因為下過水,多了幾分精神,不復以往軟趴趴的無精打采。
沒過多久,西海海面上,龍子們接連浮出水面,礙于鎮海神鐵的威力,只敢露出半個頭顱。起先,它們怒目而視,發現慈舟師徒毫不在意,便有棕鰲殿下忍不住開口。
“大僧,虧你還是佛門中人,竟然放縱門人,向我西海龍宮無故開戰?我道是不知何處得罪了各位,萬萬沒想到,爾等竟然意圖謀奪龍宮重寶。此事說破天去,也是沒道理的事。”
鰻鱺、龍龜齊聲呵斥道:“沒錯,沒錯!此事上稟于天,爾等之罪,罄竹難書,百死不贖。”
就在這時,遙遠的東方天際風起云涌,一聲驚雷震驚百里,慈舟心里莫名一動,知道此時上達天聽,即便沒有天庭,也有高深莫測的天心在傾聽,便沉吟了片刻,先捋順了思路,才漫聲道。
“此事頗有緣由,并非汝等龍子龍孫所言。”慈舟放下雙腿,正色道:“遙相當年,圣王大禹治水九州,途經西海時,為孽龍所阻,興風作浪,屢次為難。為天下生民計,才有百神聯手,鎮壓孽龍。另,圣王大禹上奏于天,請出神物鎮壓西海諸惡水,綿延至今,幾有三千年。”
“孽龍本性好色,留下不知多少子孫,開枝散葉,占據西海為王,吃光了海中惡獸,與百姓平民略有進益,正是功德圓滿,洗盡以往種種罪愆。如此,方有上古神物自晦,暗沉多年之事。”
“現如今,鎮海神鐵重光,并非是禍害預兆,不過是正主現身,與他防身之用。爾等不識天數,偏偏占據此寶,不肯主動獻出,如此不但無功,反而有過。”
“好在,方才一番大戰,損兵折將肯定不少,諸位龍子殿下,除去暴鯉傲慢無禮,受了一番皮肉之苦,余者并無大礙。”
“天意如此,爾等本應順勢而為,卻偏偏沒落得好,無非是靈智未開,無法上體天心,不知天數,故而才被蒙蔽了雙眼,有了此番劫難。”
話說到這里,龍子們面面相覷,不敢相信,卻也不敢不相信。悟空則已經對師傅佩服地五體投地了,心里暗想。
“我這便宜師傅不僅神功蓋世,還有一張顛倒黑白的嘴皮子!明明是打了人家一頓,搶走了人家的寶貝,還能倒打一耙,將所有錯失推給別人……還好,還好。師傅是自己人,”
朱剛鬣的心里也是這般想法,倆師兄弟互相遞了個眼神,都是心有戚戚,打定主意,日后絕對不能違逆師傅,更加不能得罪冒犯了。
“……此劫已過,爾等自可享受清靜日子。不過,西海廣大,與分支下游息息相關,貧僧在此奉勸一句:諸位龍子殿下,想要明辨事理,還得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