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波瀾壯闊的虛空戰爭后,人仙三葬的拳意精神返回中土世界,睜開眼睛,便看到天發殺機,群星垂野,不知道覺醒了多少上應天星的命運之子,天生反骨,要與步入帝國黃昏的大唐送葬。
關中偏西的不毛之地,由于西征軍帶頭,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同時用法術催熟成長,不僅遏制住沙漠的持續擴張,以點連線,以線帶面的防護林,還反過來圍剿沙漠,令貧瘠的沙土變成腐殖質遍地的肥沃土壤,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這等與今人有益,又造化后人的手段,可以涵養地氣,避免水土進一步流失,不說大河的支系河流,就連大河本身都清澈了許多,正應了那句老話,大河清,圣人出。
當然了,此番功果就能凝聚出圣人位格,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海量的功德降下,不僅令新任金城城隍坐穩了大位,還讓進入瓶頸期的人仙三葬,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哪怕他用盡了手段,還是制止不住地氣暴走的進程。地發殺機,龍蛇起陸,各地潛藏起來的蛟龍紛紛嶄露頭角,無法遏制地互相吞噬,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贏家統統都要吃下,為不遠的將來逐鹿中原,入世爭龍積累儲備資糧。
偃師傀儡“奉先”在親眼目睹西征軍逞其血海魔道之能,橫擊回紇汗國,導致此國解體崩潰,又在一戰完敗圣湖之約的草原諸神,最終還是選擇放棄朔方靈鹽節度使魏仲卿,卻也沒有取了他的首級,向強勢崛起的金城-靈州共主張曉敬獻媚。
有一位深不可測的師尊坐鎮幕后,無論是偃師傀儡“奉先”,還是站在他背后的兵家大修士百曉生,都覺得自己拋媚眼,很有可能沒有注意,干脆放棄了這位明主,選擇投注下一家。
至于張曉敬的策略,依舊是聯合世家豪強搭臺治政,軍事方面則繼續敲打驕兵悍將們,奪取桀驁不馴的藩將的產業,尤其是他們掌握的土地,趁機招攬寒門士子來麾下效力,扶持起一支與世家豪強針鋒相對的新興勢力。
朔方靈鹽節度使魏仲卿眼看著驕兵悍將向自己涌來,屬于自己這一方的陣營勢力,卻不增反降下來,原因就是依附于自己的粗枝大葉,都被張曉敬提前剪除了,不僅掌控在手里的土地越來越少,就連人心都背對自己,人人都去投奔有明主之相的張曉敬去了。
河套三關十二州,盡數被西征軍收服到手,西域諸國發現壓在頭頂的雪山魔國和回紇汗國崩塌覆滅,絲綢之路再次重開,商隊貿易往來不息,為金城這個唯一安全的入口,源源不斷地送去發財的機遇。
錢糧儲備足夠多,是時候解決掉朔方靈鹽節度使魏仲卿,抬舉金城-靈州共主張曉敬成為新任的節度使。
到那時,朝廷中樞發下來的密旨才管用,哪怕西唐帝國政令不出王宮,朝廷畢竟是名正言順的天下共主,有大義的名分上,張曉敬上位才算合法,否則就是篡權奪位,會受到天下人的嫉恨,被各路藩鎮聯手共討之。
于是,眾人期待已久的大決戰,在各方勢力派出眼線的監視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來。
朔方靈鹽節度使魏仲卿身邊,聚集著一大群失去產業和土地的藩將,還有一大批屢戰屢敗,被朱剛鬣和殺無盡欺負地死去活來的殘兵敗將,集結起來后,看上去像是那么一回事,可是真的對戰決出勝負,魏仲卿連一點希望都不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