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一個能階。”
“能量損耗百分之四十二。偏移加大,相位角19度。”
“再提升一個能階。”
“能量損耗百分之四十。偏移在減小,15度。”
“繼續提升一個能階。”
“能量損耗百分之三十七。偏移繼續減小,11度。”
“好了,停止。”
“安德大師,請您凝聚下一個符文‘伊特’。我們開始下一組測試,哈魯,你們動作要快,不要浪費這么難得的試驗品——呃,安德大師,我不是說您,我是說——這個、這個——”
話說了一半,布羅夫發覺不對,他一時間找不出轉移話題的方法,房間里陷入一片尷尬的沉默
像安德此刻施展的精純斗氣,是布羅夫幾十年生命中前所未見,說是傳奇強者的斗氣她都信。
這種斗氣想必經過層層提煉而來,是不可輕易示人的核心能量種子。
安德大師肯拿出這等核心能量來做實驗,可見這位年輕的大師志存高遠,具有戰士職業中罕見的研究精神,如果不是走岔了路,本可以成為一位法師的。
不過這樣也好,能夠研究戰職者核心能量種子的機會,可不是什么法師都有的,尤其是這位安德大師對斗氣的控制能力驚人,解決了他和艾琳娜大師的一個極大難題。
————————————
布羅夫和艾琳娜兩位中階法師是自己找上門來的。
多安學者在法師學院尋求幫助,希望能找到對能量符文認識更加深刻的法師,幫助安德建立一套適合安德自己能量性質的專用能量符文體系。
而布羅夫和艾琳娜兩位法師的研究項目,就是希望找到一種穩定的能量來承載能量符文——也就所謂的‘能量煉金’。
這不是什么新鮮課題,而是早就有人提出的一種設想。
傳統煉金方式,是將能量符文刻畫在物質載體上面,通過激活能量法陣達到施法效果。
這種煉金方式行之有效,但是成本太高而且過于呆板。
于是六百年前,一位傳奇煉金術士瑪麗女士提出一種構想,試圖模仿法師施法的過程,將法陣直接刻錄到可控能量之上,就可以做到便攜、低成本、高效率、高負載的煉金施法。
(法師施法過程是把腦海中固化的思維模型投影出去,牽引同頻能量在空中構成法陣;而瑪麗女士則是想找到一種穩定可控的能量,直接把法陣刻畫在這種穩定可控的能量上,需要施法時,直接用能量展開法陣施法。)
這其中,最困難的就是找到一種穩定可控的能量,第二困難的就是如何將符文穩定的刻畫在能量上——能量可不是紙張,一旦收起,形成的符文就自然散去,下次展開能量時,還得重新刻畫。
不過,安德的出現,讓這兩位法師看到了希望——自然界產生的能量固然有無數種類,但是穩定性很少有能超過騎士斗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