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翻了個白眼,特里薩嘻嘻笑了起來。“我看看,是首什么歌。”
黛娜將曲譜遞給她說道:“約納斯的改編很棒,但是,想要完美呈現出來,卻非常困難。”
“《敲響天堂之門》,這首歌我印象不深,先等一下我。”
特里薩拿起了科斯特勒的吉他,看著曲譜演奏了一段,雖然有些不熟悉,不算連貫,但是大部分音都沒有錯。
把一首歌斷斷續續地演奏完,特里薩沉吟了一下說道:“我覺得不需要這么麻煩,只用吉他伴奏似乎就很不錯啊!”
科斯特勒搖了搖頭說道:“如果是你唱,一把吉他就夠了。但是我跟約納斯唱,爆發力就必須要更強一些。針對暴力和戰爭,男人的爆發如果不夠,這首歌的情感就顯得不足。”
特里薩的音樂樂感在幾個人之中應該還是最好的,她從小就耳濡目染,七歲就會彈吉他,如今還是音樂社的主唱,如今學校編排的音樂劇貓,她也是女主。
相比之下,約納斯他們都還是業余的。
她考慮了一下科斯特勒的話,點了點頭說道:“學校沒有專業的架子鼓,不過我知道伊莎貝拉的非洲手鼓技術很高。如果把她拉進來,應該能彌補一個手鼓節奏太弱的缺陷了。而且我覺得只有我跟黛娜兩個人和音,還有些不夠,加上她就差不多了。”
伊莎貝拉今年才十五歲,屬于三年級學生,也就是初三,她不用籌辦自己的畢業典禮節目,拉她進來,問題應該不大。
“伊莎貝拉那里我去說,你跟科斯特勒商議一下,兩個人誰是主音,誰是節奏。”
科斯特勒主動說道:“特里薩你的吉他技術比我好,我還需要唱歌,就負責節奏吉他。”
特里薩當仁不讓地說道:“可以,我也喜歡彈主音。讓我在熟悉一下,等一下我們合奏一下試試看,看看哪里需要改進。約納斯,你去找伊莎貝拉,還有,回來的時候要好好跟我解釋一下,你什么時候有如此高的改編水準了。”
這句話當然是開玩笑的,約納斯翻了個白眼,起身說道:“好的,我現在就去找伊莎貝拉。”
“記得讓她帶上手鼓,還有,讓她幫我把我的吉他取過來,凱拉在宿舍里面。”
約納斯又起身出來,問了幾個人,才在小圖書館找到了在預習德語的伊莎貝拉。
伊莎貝拉從小生活在葡萄牙,會葡萄牙語和法語,學校授課一般都是法語,但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三門外語,德語作為瑞士最主要的語言,學校的圖書一大半都是德語,所以她也選擇了德語作為第三語言。
聽到約納斯的請求,她爽快地就答應了下來,甚至因此感到一點欣喜。
約納斯很清楚,這是自己的英俊臉蛋吸引住了她,不過想到她那個殺了幾十萬人的父親,他不敢當真去撩她。
這要是沾上了,那就是濕手伸進面粉堆,甩都甩不掉。
她先到特里薩的宿舍,找凱拉拿了特里薩的吉他,然后才回了自己的宿舍,抱出了一大兩小三個手鼓。
約納斯連忙將特里薩的吉他給她拿,自己把三個鼓抱在了懷里。
訓練室內,有了音樂水準更高一點的特里薩,黛娜和科斯特勒兩個人也沒有了爭執,在特里薩的安排下,三個人將各自的曲譜扒出來,按著特里薩給出的節奏,進行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