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納斯也不謙虛,這個時候必須要說服對方,才能讓談判繼續下去。
“寶馬是以生產性能車為主,他們的汽車價格昂貴,而華夏現在需要的是平民車型。技術再領先,華夏人現在手里的錢不夠,無可奈何。
而菲亞特生產的熊貓汽車雖然價格便宜,卻是以私人車主為銷售目標。華夏如今的轎車銷售,卻是以公車為主,私人連摩托車都買不起,怎么買得起汽車?”
馮主任覺得很震撼,如果不看約納斯的臉,他總以為是在跟華夏年輕人在聊天。
他不僅話說的好,更主要的是對華夏的了解很清楚。
“所以,這是你準備先建摩托車工廠的原因?”
約納斯點頭說道:“在華夏投資汽車,我是抱著虧損十年的準備的,而想要保證投資回報,就必須通過貨車和摩托車的收益來平衡。”
約納斯的話沒人反駁,因為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是這個論調。
由于合資的條件苛刻,大部分汽車公司都在觀望。
只有大眾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直接把一座價值“四億”美元的工廠送給了華夏,然后大眾向一汽提供奧迪100和奧迪200兩個基本車型的15種變型車,包括全部產品圖紙、工藝文件、工裝圖紙,以及部分工裝模具和車身制造技術,外加人員培訓。
最后,才獲得了跟一汽合作的機會。
雖然這件事發生在四年后,但是談判其實現在已經開始了。
只是因為看不到盈利的前景,所以大眾他們一直還是拖著,一直到88年才簽訂協議。
暫且不說這座他們嘴里號稱價值四億的工廠到底值多少錢,光是這個態度,就很讓華夏滿意了。
所以他們在后世一直受到政策的傾斜,發展非常穩定。
約納斯沒有工廠捐給華夏,他也不會來這些虛頭,他有自己的吸引力。
因為他手里的資金多,還看控制斯太爾工廠,斯太爾工廠的幾個車型的技術已經授權給了華夏的幾個汽車廠家,他們也都靠斯太爾的技術發展起來了。
馮主任來了一點興致,問道:“難道你準備拿出更先進的斯太爾重卡技術?”
“是的,不過這其中之一。”
馮主任沉吟了一下問道:“你說前期投資超過五億美元,但是僅靠這兩個項目,似乎投資不了這么多錢。”
約納斯笑道:“大眾其實玩了一個人人都知道的伎倆,他們提供了產品圖紙、工藝文件、工裝圖紙,以及部分工裝模具和車身制造技術,外加人員培訓,但是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呢?華夏要多久才能吸收這些技術,一開始的所有配件是不是都要從國外購買?”
馮主任嚴肅了起來,問道:“那你能提供什么?”
“我會在華夏完整布局,直接合作生產幾乎所有的汽車配件。”
這一下,所有人都被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