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觀察員的德國等其他國家的外交部代表,也參加這次會議,對約納斯他們的投資進行了觀摩,其實就是“監督”。
現在是八十年代,西方為了拉攏華夏進自己陣營,對華夏比較寬松,各種技術輸入限制不嚴。
要是到了九十年代,世界各國又開始封鎖華夏了,他們肯定會嘰嘰歪歪,投資就不會有這么順利。
但是與此同時,所有的投資目前還集中在貨車和摩托車上,世界各國轎車廠家都開始對約納斯警惕無比,堅決封堵約納斯想要收購轎車汽車公司的計劃。
約納斯在華夏一切順利,烏爾蘇拉在歐洲可是困難重重。
因為他可是壞了規矩,要是約納斯投資轎車生產也這樣做,那就讓那些轎車廠家跳腳了。
現在,只有蘇聯的伏爾加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斯柯達這兩家公司,愿意就轎車的生產,與霍夫曼投行洽談在華夏合作建廠的計劃。
伏爾加公司就不說了,他們的生產能力雖然比華夏強,但是跟歐美比起來差遠了。
他們的伏爾加,拉達轎車,在五六十年代還算得上先進,現在卻落后的多了。
他們現在的主流汽車,采用的是意大利設計,東瀛的制造技術和表面噴漆處理,法國的生產線,德國的焊接技術和空調設備。
因為不成體系,質量一直不穩定。
斯柯達倒是穩定,可是技術也整體落后一個時代。
因為捷克現在還是東方陣營的一員,他們同樣是受技術出口管制的。
斯柯達這個捷克的驕傲現在也經營困難,只能靠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艱難生存。
但是,他們的車比俄羅斯和羅馬尼亞的貴,銷量并不好。
要不是如此,他們也不會在90年,根本不談條件,直接將那么大的汽車廠賣給大眾了。
到了這一步,約納斯才發現,自己的選擇似乎并不多。
勞斯萊斯和賓利不用提了,這兩款車在現如今根本不要想在華夏賣。
意大利現在能拿到華夏的,只有熊貓汽車,可是這種小型車能當公車嗎?
不要說桑塔納了,就是配件昂貴,油耗超高的標致也能讓熊貓汽車鎩羽而歸。
更別說,這種四個人坐進去,就顯得擁擠的小型車,根本不可能受華夏人待見。
這次的大會之后,約納斯將飛機留給了喬凡內,跟其他人一起乘坐包機返回了歐洲。
時間到了十二月,約納斯這個月非常忙。
首先是霍夫曼投行的合伙人大會,要給合伙人們分紅了。其次是考試,還有各種社交活動。
比如,款待那對王子夫婦……
到了一月,約納斯就要前往捷克,就斯柯達的收購與捷克政府談判。
(繼續寫,凌晨還有一章,大家可以明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