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利稅之前。至于安國石油公司的份額,設定了一個與石油儲量成正比的基礎比,以百分之五十為界限。”
簡單來說,就是石油儲量越少,霍夫曼投行的份額就越高,儲量越高,霍夫曼投行的份額就越低,但是霍夫曼獲得的利潤,將不會低于總比例的百分之五十。
如果這是陸基石油,這份合同絕對是個肥的流油的合同。但這是海洋石油,不管是勘探,還是開采,成本都會高于陸基石油開采。
里奇嘆了口氣說道:“這等于是把所有的風險都壓在了霍夫曼投行身上,如果發現油田還好說,要是沒有石油,霍夫曼投行這次的虧損最少要兩三億美元。”
約納斯點了點頭說道:“我設定了一個五億美元的風險線。我相信,安國與尼日利亞,喀麥隆,加蓬處于同一板塊,那里一定能發現石油。”
里奇把目光對準了斯文森,斯文森也堅定說道:“我認同約納斯的話,雖然卡賓達海域還沒有經過實地勘探,但是根據數十位地質專家的判斷,那里有很大可能有天然氣和石油的地質板塊。”
對其他人來說是冒險,但是約納斯來說不是。
安國在后世能成為僅次于尼日利亞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主要就是因為卡賓達的淺海海域,就有一百三十億桶石油儲量。
在里奇看來,中規中矩的合約,但是在約納斯看來,卻是大賺特賺。
里奇點了點頭問道:“約納斯,既然框架協議已經簽訂,也該讓越洋鉆探進行籌備了。我準備派兩艘鉆探船過去,再把尼日利亞和挪威閑置下來的兩個鉆井平臺轉運到安國去,你認為呢?”
“先期的話應該夠了。不過,在此之前,要先解決好安國與扎伊爾的海上分界線問題,這恐怕需要你親自出面。”
安國的卡賓達地區是一塊飛地,中間被扎伊爾國的出海口隔開。
石油勘探和開采最怕的就是位于爭議地帶,因為地下的石油,永遠不會按照國家分界線來限定。
比如一個大油田,可能在兩國境內都能開采,那么,每個國家開采多少,怎樣劃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扎伊爾的出海口雖然只有二十公里寬,但是剛好位于這一板塊的中間位置,所以在這里勘探,開采石油,必須要得到扎伊爾的同意。
扎伊爾現在的統治者是強人蒙博托,而蒙博托與阿美尼亞關系密切,從政治上來說,他們跟安國是對立的。
當然,兩國因為毗鄰,有漫長的國境線,兩國的民眾之間實際上很親密。
蘇聯為什么放棄海上石油開發,主要就是因為跟扎伊爾的矛盾,他們怕蒙博托聽從阿美尼亞的話,給他們的鉆井平臺來幾發導彈,一切就完蛋了。
扎伊爾是世界最大的銅礦出產國之一,在他們與贊比亞交界的加丹加省,有上萬平方公里的銅礦區。
七十年代,蒙博托將銅礦國有化,他們生產出來的銅,絕大部分都是利益集團負責銷售。
加丹加位于非洲南大陸的中間,周邊民族復雜,國家控制力弱,東西方在那里分化了半個世紀,互為寇仇。
阿美尼亞的企業不敢去,東方的企業也不敢去,他們即使能把銅生產出來,也運不出來。
只能由利益集團的人負責運輸和銷售,然后把銅再賣給需要的國家。
而蒙博托跟里奇的關系密切,里奇國際后世變成了嘉能可,其最初最大的產業,就是后世被整合起來的加丹加礦產公司。
聽了約納斯的話,里奇笑道:“放心吧,過幾天應該就會有好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