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劉耀山長長呼出一口氣,像是在做最后決定,長氣呼出,轉頭看向劉耀祖。
“三哥,三兒也算是干大事兒的人,雖……這畝產千斤糧食吧……咱也不確定,不過糧食既然已經在了路上,要不咱再等上十天半月?”
劉衛民心下一陣嘀咕,這劉家五祖宗還真夠雞賊的,竟然一下子抓到了根子上,無論他說的如何天花亂墜,最終的一切還是建立在土豆、紅薯、玉米高產糧食之上。
劉耀祖很是懷疑眼前小子說的是不是真的,其他人也如他這般。
劉衛民忙開口道:“三爺爺、五爺爺,三兒先說好,糧食種子到了,也不可能立即產出糧食來,至少……至少也要夏收之時!”
“還要用你小子說,老頭子都種了一輩子地!”
“老五,三哥覺得……這酒精好像還算不錯,要不試試?”
劉耀山微微點頭,說道:“反正都是要燒磚建房的,咱就先燒著磚石,等見了三兒嘴里糧食后,再做決定,這樣也穩妥些。”
劉衛民一想這樣也可以,磚石放著也不會壞了,等上一年半載也算不得什么,想到這里忙點頭。
“還是五爺爺英明,三兒聽五爺爺的。”
“這樣也好。”
“是穩妥些……”
……
一陣低語,眾人也點頭應允了下來。
劉耀祖見劉衛民收起圖紙,說道:“三兒,你那壓水井不錯,就是少了些。”
“是少了些,明日三兒去炭石場看一看,是否可以多煉些鐵來,若是可以的話,三兒會優先考慮壓水井的事兒。”
“對了……三爺爺,你那分寨爐子弄沒弄起來?”
“弄了起來,不過你那弄的成不成啊?”
劉衛民將圖紙放回木盒,嘆氣一聲,說道:“三兒也不知成不成,總歸試試吧。”
劉耀祖嘴里說的爐子,其實是高爐,是他自己整的高爐,究竟可不可以煉出鋼鐵來,事實上他也不是很清楚。
高爐最重要的爐溫,是耐高溫的坩堝爐。生鐵煉制早就出現,如何做坩堝爐,所用何種土質,大明鐵匠比他清楚,做高爐材料并不困難,困難的是如何設計,如何建造如此高大爐子。
他整的爐子有點怪異,看起來像是大煙筒,外表用磚石固定,內層像是用土坯磚塊一層層壘落,與蓋屋一般無二,做成內壁光滑些的土壁,為了增加爐內溫度,不僅僅底部增溫,周圍四壁也同時吹火加溫,為此他不得不設計管道,擔心鐵質管道自己融化了,使用的還是坩堝用的泥土。
劉衛民的高爐看起來不倫不類,所有管道都是自上向下吹,若不這樣吹,他怕融化成了鐵汁的鐵水冒了出來,第一次整,他也不十分確定對于不對。
不倫不類也就罷了,關鍵是花了他不少錢,還要配套老大的火爐、鼓風機,將炭石磨成粉末增加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