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整的也太那啥了……
無可奈何,劉衛民只得與登上了呂宋的劉養一同乘坐大艦前往安南,至于方從哲則留在蘇祿國,等待朝廷禮部、司禮監宦官們對蘇祿一干土司們進行冊封,并且劃分州府郡縣。
攻打安南最容易的路線其實是海上,陸地上要穿過涼山叢林,道路難行也就罷了,關鍵的是安南天氣太過炎熱,一日三降雨也極為正常,軍卒穿越叢林問題不是很大,道路難行也不是問題,問題是軍卒并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僅僅一個喝生水就能要了無數人的命。
自海上攻打就要容易了許多,直接攻打安南腹心重地,不僅道路平整,地勢也極為開闊。
此次動用的軍卒皆是福建、廣州軍卒,無論地形還是氣候,雙方都差不多,軍卒們也知曉如何保護火藥,避免被雨水浸濕,實在不行就扔手雷,與那些海賊們一般,安南并未見識過會爆炸的鐵疙瘩,也不知該如何躲避,第一時間內就被徹底打蒙了。
火藥槍的出現,戰爭的模式也發生了改變,三列依次開火,拼的是誰更有種,更能承受死亡壓力,就算此時的大炮也只是發射鐵疙瘩砸人,這并不足以讓訓練精良的火槍兵崩潰逃散。
但是會爆炸的鐵疙瘩,卻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徹底撕碎這種毫不畏懼意志。
呂宋如此,升龍亦是如此!
五月十二日,劉衛民、劉養乘船于升龍城登陸,十四五歲的黎維祺領著一干安南大臣跪著等候。
“安南罪臣,恭……恭迎上使!”
劉衛民對待孩子有天生的和藹、大度,見安南王只是個娃娃,也不由拍了他兩下腦袋。
“行了,起來吧。”
劉衛民看向不遠處的戰象,不由笑道:“如此龐大之物,耕田種地應是相當的不錯的。”
劉養嘴角不由一撇,說道:“不懂就別瞎說,這玩意吃的比牛多,種地比牛差了太多,也就拉些重物尚還好一些,余者……屁都不頂用!”
“是嗎?”
劉衛民不置可否隨意說了句。
兩人在前,一干親衛死死護住左右,唯恐安南人刺殺了他。
眾人來到升龍城前,看著被明軍炸塌了數丈的城墻,不由微微搖頭,炸藥包的出現,在沒有鋼鐵水泥出現前,任何堅固的堡壘都是不堪一擊,除非升龍城真的是在懸崖巨石上修建,無法在墻角根挖坑埋放炸藥,否則就是不堪一擊。
一干大臣們跟隨在劉衛民身后,無人敢開口,升龍城與大明的重城差不多大小,看起來也是頗大的一座城池,只不過街道上全是披甲持槍的明軍,街道兩旁全是緊閉的店鋪,看著硝煙尚未散去的蕭條街道,劉養也不由搖頭嘆息。
“可惜了。”
“不破不立,也沒啥好可惜的,今后只會更加繁華。”
劉衛民拍了拍一旁的娃娃腦袋。
“過些日,與本督一同去北京城,也見識一下我大明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