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看著他跪地請安,臉上也不知是何種表情,一群王爺、勛貴們心下卻大大松了口氣,鄭國泰忙上前欲要攙扶。
“鎮國一路勞頓……”
“滾開!”
鄭國泰大手剛伸出,鄭貴妃大怒冷哼,不理會自己弟弟一臉尷尬退避開來,用腳輕踢了幾下跪著的劉衛民。
“都到了這一步,你準備如何打算?不會真的奪了我大明兩百年的基業吧?”
鄭貴妃話語一出,數百官吏臉色狂變。
……
“孫兒如今雖有倆錢,也有幾個兵卒愿意聽命,也就僅此而已,自太祖北逐兇殘韃靼以立國,兩百年來,我朝尚無愧對天下百姓之天子,歷朝歷代皆以薄賦待民,孫兒再如何混賬也不敢行悖逆之事。”
鄭貴妃微微點頭,又輕踢了兩下。
“起來吧,事情處置了去看看陛下,許久沒與陛下上柱香、說說話了。”
鄭貴妃正要轉身離去,劉衛民卻突然開口。
“皇奶奶且慢,有些事情還需皇奶奶、諸位娘娘、王爺、勛貴、大臣們做個見證。”
眾人一愣,一干文臣心下巨震,人人露出了些恐慌來,劉衛民向一直抱著個木箱低頭不語的劉若愚招了招手。
“老劉。”
劉若愚默默低頭上前。
看著鄭貴妃和紅腫著眼睛的傅懿妃一陣錯愕,又看向看過來的方從哲和一干大臣,面無表情從劉若愚懷里接過木箱,劉若愚忙伸手攙扶著朱徽妍。
劉衛民自脖子拽出一把黃銅鑰匙來,自顧自語。
“木箱里有些東西……是專屬我大明皇帝的東西,或許是因……因炅兒太過年幼,陛下不放心他人保管。”
“皇奶奶、諸位娘娘們也知,我大明朝的臣子們,嘴里說著規矩,往往并不怎么堅守規矩,皇爺爺病逝后,父皇病逝后,甚至陛下病逝后,三代帝王病逝時都有些遺旨,可真的一絲不茍遵守的并無幾人,往往喜歡就聽著,不喜就當耳旁風。”
劉衛民不在意他人喜歡還是不喜,嘴里自顧自說著,一干娘娘們神色卻有些怪異。
“陛下將只有帝王才可觀看的東西送到孫兒手里,孫兒就想著……炅兒成年了,有能力理政了,木箱就還回炅兒手里,那個……孫兒可沒偷看,木箱一直都是老劉掌著的,老劉可以替孫兒作證!”
看著渾小子抬手似要發誓,鄭貴妃一巴掌拍掉,笑罵道:“渾小子雖混賬,卻也不屑做些失信之事。”
劉衛民打開木箱,將三個黃綾圣旨拿了出來,看著三個圣旨一陣嘆息。
“此圣旨……”
“罷了……”
“皇奶奶與諸位娘娘們先辨認一下真偽。”
無數人目光凝重,全盯在三個黃綾圣旨。
……
鄭貴妃看著熟悉字跡,看著下面玉璽大印,眼角沒由來的一陣濕潤,良久才將圣旨卷起,送到劉昭妃手里,接著是周端妃、李順妃、李康妃、傅懿妃……大大小小宮妃們一一看罷。
或是眼角抹淚,或是失聲痛哭……